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都市言情>我在1982有个家> 我在1982有个家 第1093节

我在1982有个家 第1093节

  不过事实胜于雄辩:
  社员们已经把一些泛上黄红色的松树木给劈下来送到领导们眼前。
  劈开的木头里面密密麻麻不少小虫。
  恰好有领导随身带着放大镜——这领导为啥带放大镜王忆不清楚,但人家确实带着。
  木头送过来,他直接从衣兜里掏出个放大镜,把王忆看的一愣一愣。
  崔青子却知道原因,解释道:“赶海工挖海底,时不时会挖出点什么古董文物的。”
  王忆明白了。
  这放大镜是看古董文物的。
  现在用来看害虫了。
  领导们通过放大镜一下子看清了这些害虫的身影。
  哪怕天气已冷,害虫们并没有死掉或者冬眠,还在树枝里头慢慢蠕动。
  林业局的干部到来后看到这些害虫后倒吸一口凉气:“这位同志,你是说,这些害虫造成了许多黑松的枯萎和死亡?而且能毁灭这片松林?”
  王忆认真的说:“是的,它们真的能,如果放任不管的话,我认为整片黑松林在今年会遭遇毁灭性破坏。”
  “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了?”林业局的干部笑了笑,“这么厉害的害虫,不可能突然出现吧?”
  王忆说道:“它们是从国外被带进来的……”
  “那怎么就带到了咱们的黑松林里?”林业局的干部摇了摇头,“同志你可能不清楚,这害虫从一个环境被带到另一个环境,不会一下子就对新环境产生毁灭性破坏。”
  “这点就像细菌或者病毒一样——不知道你能不能听懂我的意思,实际上我们身体每天都接触很多种细菌病毒。”
  “但这些细菌病毒进入我们身体后不会把我们怎么样,因为我们有免疫力,实际上大自然也有免疫力。”
  王忆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我是赤脚医生,你这个道理放在我们医学上叫做‘抛开剂量谈危害都是耍流氓’。”
  “只有几个外地的害虫来到本地,难以形成稳定的族群,所以要对本地的环境造成毁灭性破坏,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但这些害虫不是几个几个来到咱们这里的呢?比如有人偷渡木材或者木制品上岸的时候,以这片防风林为掩护,结果木材、木制品中有大量的害虫,这样会不会导致害虫族群的入侵?”
  林业局的干部愣了愣。
  这是有可能的!
  旁边的领导看到他的反应便明白了他的意思,问道:“是有人偷渡木材,导致了这种害虫的出现?”
  王忆说道:“不能排除这个可能,根据我的所知,这种害虫在国外的泛滥,就是因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带有松材线虫的松木及其制品通过公路、铁路等异地运输,将疫情人为地传入新的地区。”
  “这叫人为传播疫情,疫木流通式人为传播途径,根据国外专家研究,将近80%的松材线虫病疫区疫情发生的原因就是疫木及其制品流入。”
  “因为人为传播不受自然屏障限制,传播速度快,涉及领域宽,管理难度大,很容易给自然环境带来危险。”
  林业干部舔了舔嘴唇,说道:“这位同志说的对,他、他很专业啊。”
  大家伙纷纷点头。
  王忆这番话说的太专业了。
  太像模像样了。
  太有专家范儿了。
  不得不相信他的话。
  王忆摸索了一下下巴——其实他想扶一下眼镜,可惜他的视力太好,没有戴眼镜。
  摸索下巴也很有专业的味道,他问林业局干部说道:“同志,我想问一句,这片松林是不是有挺多天牛的?”
  那干部说道:“对,松树林里都有天牛,松褐天牛呀、云杉花墨天牛呀,等等吧。”
  王忆沉声说道:“那就没错了,你们看到了,发病的松树之间有距离,而松材线虫很小,它们在松树体内寄生,靠自身怎么去传播扩散呢?”
  “这些松树之间隔着的距离可不短,相对松材线虫来说更是天堑,那它是如何从一株松树传播到另一株松树造成成片松林受害呢?”
  “我认为是媒介昆虫做了它们的帮凶,天牛就是一种媒介昆虫,它们从罹病木中携带松材线虫,通过在树林中的移动,将害虫传播到健康松树上,侵染新的健康松树。”
  专业知识听不懂,可是听起来却让人感兴趣。
  因为这能让人大开眼界。
  一些人愿意来赶海工,就是因为赶海工时候各地人都来了,可以互相八卦。
  在没有网络、缺乏电视的年代,八卦信息的传播就靠口耳相传。
  这样便有人感兴趣的问王忆:“王老师,什么叫媒介昆虫啊?怎么害虫又跟天牛有关系了?”
  王忆正要说话,曹玉琴先通俗的解释了起来:“媒介昆虫就是昆虫里的媒人,咱们人的媒人是给介绍媳妇,昆虫的媒人是把一种害虫或者细菌病毒介绍给别的物种。”
  “举个例子,蚊子跳蚤就是许多细菌病毒的媒介,它们可以传播导致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出血热、黄热病的细菌病毒。”
  “说个跟大家伙距离最近的,58年至59年、64年至65年、71年至72年,咱们江南地区配合沪都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群众性灭螺运动,这螺就是媒介生物,它们传播的是血吸虫。”
  以剿灭血吸虫病为目标开展的灭螺运动让在场每一位印象深刻,这赤脚医生举例很是恰当。
  这事在列每个人都了解。
  王忆点点头。
  曹玉清解释的简单直白,不是特别准确,但却可以用短短几句话解答了众人的疑惑。
  团部一名领导谨慎的问道:“黑松林里的天牛等媒介昆虫多吗?我来巡视过几次黑松林,感觉里面天牛不算多。”
  林业局的干部是墙头草。
  听到领导这么问他又说:“对,不算多。”
  王忆说道:“不算多很正常,你们看,黑松林感染了松材线虫病的树木也不多,一头天牛成虫最多可以传播几十万条松材线虫呢。”
  大家伙一听这话,纷纷倒吸凉气。
  王忆继续把自己从资料里看过的知识讲解出来:“是这样的,天牛繁殖产卵有个爱好,就是它们优先选择树木长势较弱的松树蛀孔产卵。”
  “而感染松材线虫的松树会长势变弱,这样正好成为天牛理想的产卵场所。天牛产卵成蛹再孵化,染病松树中的松材线虫会通过天牛气孔侵入它们的呼吸系统,或附在天牛的体表。”
  “这样当天牛在松林内乱飞的时候,它们就可以传播扩散开来了。”
  “它们侵入树体后会进行大量繁殖,线虫个体很小,可以随松树输导组织迅速遍及各处地方,造成水分输导受阻、蒸腾作用降低还有——总之各种问题。”
  “哦对了,还会造成松树不能分泌树脂!”王忆突然想到了很重要的一点。
  “当松树不能分泌树脂时,从外观看,针叶会褪绿,继而变褐、枯萎,所以变成了黄褐色乃至红褐色,最后整棵树都会枯死!”
  王忆指向那些在白雪中显得色彩尤其诡异的树木给众人看:“我就是看到这些树的颜色不对劲,所以跟黄队长一起进林子里了解情况。”
  “黄队长眼睛尖……”
  “飞行员眼睛。”黄志武赶紧抓住机会现现眼。
  王忆说道:“对,总之黄队长发现了松材线虫,他听我说明了松材线虫的危害后,就想着砍掉所有染病枯萎的树木来烧了它们,以此灭掉虫害。”
  领导问道:“这样有用?”
  王忆摇摇头:“有用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现在是冬季,松材线虫不活跃,所以很可能有些松材线虫已经被传染到其他树木上了,但没有大量繁殖。”
  “如果是在春夏秋的活跃期,一株松树感染松材线虫病最快40天左右就会死亡!”
  又有领导忍不住问道:“你真不是危言耸听……”
  “他说的是真的。”林业局的干部琢磨了一下后赶紧说道,“黑松林出现黄红颜色是前两个月才有的事。”
  “当时正好是深秋初冬,所以我们发现后还以为是松树成年产生的新变化。”
  王忆说道:“所以,请快点联系专家吧,最好跟金陵那边林业局的专家进行联系,他们在这方面有经验。”
  领导们面面相觑。
  最后有人说:“我去把事情通报给于领导吧,听听他的意见。”
  “这样,这件事先就此为止,同志们赶紧回去吃早饭准备上工,不要磨蹭、不要再待在林子里了,更不准在林子里生火!”
  金兰岛在松林里生火烤兔子的事被暂时搁置。
  大家伙各自回到营地后,黄志武赶紧把兔子递给王忆:
  “王老师啊,你今天真是救了我们这些人一命!”
  王忆摆手说道:“黄队长别客气,咱们是邻居,理应互帮互助。”
  “不过我也必须得说一句,你们在松林里生火的事太危险了,冬天风大草木枯萎,要是引发火灾怎么办?”
  黄志武苦笑道:“是,王老师你这话说的有道理,不过我们真很小心了。”
  “我们也知道一旦放火烧了林子会是什么下场,所以我们当时造土灶的时候特意弄了条防火带……”
  “行了,你快别给自己找理由了,你们这次就是犯错了。”王祥赖直冲冲的说道。
  黄志武无话可说,只能垂头丧气的点头。
  王忆说道:“以后可别这么干了,我这次是看在咱们是邻居的份上出手相助,下次你再干这样的危险事,我会头一个举报你!”
  黄志武沮丧的说:“王老师你放心,以后绝对不干这种事了。”
  “这次幸亏有你——对了,你刚才说的松材线虫的事,是为了帮我们而瞎说的,还是真的确有其事?”
  王祥赖指着他说道:“你说什么话啊?王老师什么人、什么见识啊?他怎么可能是瞎说!”
  其他人也说:“就是啊,你不信王老师的话?”
  王忆说道:“大家先别嚷嚷,不过这么要紧的事自然是确有其事,我不可能在这种事上瞎说!”
  黄志武讪笑道:“我不是不信王老师,主要是、主要是王老师你真的太厉害了,什么都懂,我老黄今天是对你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他想把野兔留给王忆。
  王忆才不要呢。
  22年有的是兔子。
  其实冬天野兔不好吃,油脂被消耗的厉害,肉质比较柴,还不如养殖兔子香呢。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野生比养殖更好吃。
  王忆展现出来的渊博知识确实让不少人叹为观止,后面周边不少营地都在讨论他介绍的松材线虫、讨论他本人。
  社员们眼界不够宽阔、知识储备量不够多,但他们不傻,他们很机灵,很懂人情世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