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都市言情>我在1982有个家> 我在1982有个家 第341节

我在1982有个家 第341节

  王忆吃香椿炒鸡蛋。
  用的鸡蛋都是这两天刚下的,猪油炒的金黄,味道只有一个香气扑鼻!
  渔家自己晒的鱼鲞撒了葱花、倒入菜油蒸熟,原本晒到发干的鱼肉变得油汪汪、软乎乎,一筷子下去有鲜味有咸味更有香味,吃的张有信还高兴:“来,叶领……”
  “喝就喝,别那么多话。”叶长安笑眯眯的拦住他,“那咱来走一个?”
  “必须走一个,不是我走一个,您随意,您胃不好就抿一下吧。”张有信一仰头就是一口一杯。
  王忆拦住他:“你可慢点喝吧,下午还有工作呢,你自己开船多危险啊!”
  张有信满不在乎:“你放心行了,我越喝酒手越稳当!”
  王忆可不敢信这样的鬼话。
  他给叶长安使眼色,在叶长安的帮腔之下张有信才克制下来。
  鸡汤熬了半个钟头被端上桌来。
  一盆子的鸡汤、堆起来的鸡块,鸡汤煮出了金黄的鸡油,腾腾热气是香气,馋的孩子老人一个劲吞口水。
  他们家里已经有两年没吃过这样的纯粹炖鸡了!
  王忆尝了尝鸡肉。
  火候过了,鸡肉有点老,但柴火鸡没的说。
  渔家没什么调料,黄小花只是拍了蒜末、切了姜片,放了花椒和辣椒再用酱油调味,还是王忆教她倒了点白酒除腥,统共这点料,却炖出了纯纯的鸡肉香气。
  木柴、铁锅、海养鸡,合起来便是一锅上好的炖鸡。
  王忆还是第一次吃海养鸡。
  他的想法是对的,这鸡好吃,鸡肉嫩滑却筋道,熬出来的鸡汤香浓馥郁,一口下去满嘴流油而不腻人。
  不用味精不用鸡精,一样能熬出鲜美滋味。
  喝了酒再用鸡汤泡饼子,满桌子‘稀里呼噜’的声音,吃的黄小花笑个不停。
  客人吃的心满意足,那主家就兴高采烈。
  吃过饭叶长安跟着收拾了碗筷,这才告辞离开。
  张有信开船继续送信,王忆领着叶长安和秋渭水去树荫下歇息。
  这会岛上社员都在歇晌睡午觉,他本想把支书叫出来,但叶长安说歇一歇让他领着在岛上转一转。
  他还说:“让王支书休息吧,他平日里挺辛苦,不光身上累,心里也累,他的工作我知道,你们生产队的情况我也了解,他精神压力很大的。”
  王忆说道:“行,反正咱有时间,不过咱们还要转吗?中午头太热了吧?”
  叶长安笑道:“多晒晒阳光、多出点汗有好处,冬病夏治嘛。”
  “你想想人的毛孔呀、穴道呀,秋天冬天时候收缩起来,把一些寒气湿气也锁在身体里,到了夏天热乎了,毛孔穴道又膨胀打开了,正好把身体里的寒气湿气给放出来,对不对?”
  王忆目瞪口呆。
  这就是人体工程学之热胀冷缩?
  如果是邱大年或者墩子说这话他一定会哈哈大笑并毫不留情的去讽刺他们——算了,墩子不笑话了,那娃可能真是残疾人。
  叶长安他也不能笑话,还得赔笑:“对对,有道理,原来冬病夏治是这么个原理。”
  “我爷爷学过中医的。”秋渭水骄傲的说。
  王忆竖起大拇指:“爷爷厉害,v587!”
  叶长安兴致勃勃的说:“主席同志曾经说过,‘我看中国有两样东西对世界是有贡献的,一个是中医中药,一个是中国菜饭,饮食也是文化’,所以我这没什么厉害的,只是响应主席同志的号召。”
  “主席同志还说过‘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秋渭水说道。
  叶长安笑了起来:“你呀你,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这话哪是主席说的?是主席引用了孙思邈的话,是《千金要方》里的话。”
  王忆给他倒了一杯凉白开。
  叶长安饶有兴趣的问:“上次在疗养院我没来得及跟你聊医,小秋说你也是个医生,一直在学习医学?”
  王忆说道:“对,我一直在学习,因为我们生产队现在没有大夫,我就硬充一个赤脚医生,不过只给大伙看点头疼脑热、治个皮外伤,有什么严重问题还得去医院的。”
  叶长安欣然道:“小秋没有看错人,你这个同志思想觉悟很高,你这也是响应主席同志的号召。”
  “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上主席曾经说,中国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在农村,不为农村服务,还叫什么为人民服务?工作中,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放在所谓尖端,高、难、深的疾病研究上,对一些多发病、常见病、普遍存在的病,如何预防,如何改进,不管,没人注意,或放的力量很小。尖端的问题不是不要,只是应该放少量的人力物力,大量的人力物力应该放在农村,重点在农村。”
  王忆听的一愣一愣的。
  这么长的主席语录,全背下了?
  叶长安特意勉励他:“一直以来主席同志就很挂念农村医疗问题,‘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在他生前每次召开全国卫生会议他都要说这句话,我还收藏着他亲笔写下的这句嘱托呢。”
  王忆再度一愣一愣的。
  这什么家庭,有主席墨宝?
  传家宝啊!
  叶长安又问他:“你现在是怎么学习医术?”
  二十一世纪医学是专业性学科,网上查病被医生视为大忌,而自学医术的民间人士更被视为邪魔外道。
  但八十年代没有这问题,从建国开始到九十年代,国家太缺人才了,农村地区尤其缺人才。
  农村的大夫往往是子承父业,就像金伟业的大哥那样,跟着父亲行医,等父亲故去就是他做医生了。
  另一个就是有文化的人自学医术来给人民服务,几十万赤脚医生接受过简单培训后便背着医疗箱在田头地里给人看病。
  所以王忆作为大学生自学医学在叶长安看来是有奉献精神的一种表现。
  王忆领着他去看了看听涛居里的诸多医书,说:“我现在是忙里偷闲进行学习,先学基本药理,然后中西医我都学,这本《赤脚医生手册》是我的一个学习大纲。”
  叶长安看到诸多医书大为欣慰,连连点头:“好,好呀,中西医一起学是好事,主席同志当年给医疗卫生工作者定下过三大工作方针,你知道是什么哪三大吗?”
  王忆求助的看向秋渭水。
  秋渭水害羞的低下头。
  叶长安笑道:“你这个大学生呀,不能光学技术,也要加强思想文化建设!三大工作方针很重要,你得记下来,是‘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和中西医结合’!”
  “其中这个中西医结合方针怎么解读呢?主席给出了指点——要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
  王忆说道:“我一定奋斗!为了全世界解放事业而奋斗!”
  他没想到叶长安还研究医学。
  研究医学不要紧,偏偏叶长安是老派作风,关于医学工作的研究是以主席同志的指示为核心。
  更偏偏他没有研究过主席指示。
  为了避免聊出岔子,他赶紧冒着滚热的太阳领两人在岛上转了起来。
  一圈转完岛上的社员们也醒过来了,过了一会大队委的下午上工广播响了起来:
  “为满足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建房需求,浦北的张黄公社成立了农房建设承包公司,给建房农民设计、施工并提供建材,受到广大社员的欢迎。”
  “现在已经建成6套农房,社员搬进新居后普遍反映,承包公司承建的农房省工省料,价钱便宜,质量可靠,美观实用……”
  听到广播声响起,王忆就知道王向红已经上班了,于是他领着两人去了大队委。
  王向红果然在办公室里,他正叼着烟袋杆仔细的听广播。
  看见王忆进来他点点头:“王老师你来的正好,广播里在说建房的事,咱队里也要给你——呀,叶领导!”
  叶长安和秋渭水走进来,王向红吃惊的站起身,嘴里的烟袋杆都掉了。
  王忆说道:“领导中午头过来的,在四组的黄小花家里吃了个饭。”
  “是要做计生工作调研?”王向红尴尬的问。
  现在社会上之所以说天涯岛是大落后,并非是说他们经济落后,而是说他们在计生工作上很落后。
  像黄小花家里五个孩子这种情况在外队已经绝无仅有了,像大胆家里三个孩子的也很少见了。
  叶长安笑着跟他握手,说道:“王支书,几个月没见了,今天咱又见面了。我今天是来调研的,不过不是给政府调研。”
  他对王忆和秋渭水甩了甩头,示意两人出去:“我跟王支书聊几句工作上的事,你们年轻人出去忙你们的——特别是王老师,我看学生来上课,你赶紧去忙吧。”
  王忆领着秋渭水外出。
  他低声问:“爷爷今天是不是来生产队打听我这个人怎么样的?”
  秋渭水也低声说:“不管你怎么样,我都、那啥。”
  “哪啥?”王忆疑惑的问。
  秋渭水有些羞赧的挥推了他一把:“你不是个好东西!”
  姑娘很少撒娇。
  她这一撒娇王忆真是骨头软了肉硬了。
  这一刻他相信了西方哲学家夏基尔硕的一句名言,世上最强大的武器有两样,一是勇士手里的剑,二是淑女口中的撒娇。
  来上劳动课的学生看见秋渭水后高兴不已,围着她欢呼雀跃:“小秋阿姨你来了。”
  “小秋阿姨儿童节怎么不来呀?我们吃好吃的了,你来就能一起吃了。”
  “我还有爆米花,小秋老师我请你吃爆米花。”猪蹄从书包里仔细的掏出个塑料袋。
  秋渭水一手拿了几颗一手摸他的头,笑道:“今天下午你不要上劳动课了,王老师说过你一直没有上学,课程落下比较多,小秋老师下去给你补课。”
  猪蹄高兴点头:“好,我去借书本。”
  秋渭水拉住他:“我给你拿了一套课本,数学和语文都有,走,跟老师去拿课本。”
  这样秋渭水去给猪蹄辅佐功课,王忆就无聊了。
  下午他送销售队出发去县里做生意,然后刘红梅拉住了他问道:“王老师你没事干是不是?”
  王忆说道:“谁跟你说的?”
  刘红梅笑道:“你忙活的时候才不会来送咱销售员去县里呢,今天小秋和她爷爷不是来了吗?你怎么会没事干?”
  王忆说:“小秋的爷爷去找咱支书了,小秋要给猪蹄辅佐功课,学生的劳动课是孙老师带着,所以我确实没什么事,准备回去看医书。”
  刘红梅给他出主意:“别回去用功了,我领你去捞淡菜吧。”
  淡菜不是菜,是贝类,学名贻贝,也叫海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