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横刀十六国> 横刀十六国 第517节

横刀十六国 第517节

  李跃还想设大宴,但常炜以不宜铺张为由拒绝了。
  君臣几人小酌了一杯,从下午喝到深夜,缅怀往昔艰难岁月,皆感慨不已……
  大梁朝堂最重要的一次人事任免就这么过去了。
  王猛刚封了尚书仆射,不宜再进尚书令。
  没有常炜这个尚书令在,尚书台实际上还是由王猛当家。
  诏令下达,朝野一阵沸腾,无论朝臣,还是洛阳百姓,都纷纷上书挽留常炜,可见他执政的这么多年里,深得人心。
  而王猛一向以严苛闻名,凶神恶煞,走到哪儿,哪儿就刮起一片腥风血雨,官吏百姓士族豪强自然心慌意乱。
  不过诏令已经下达,事情无可更改。
  王猛上任的第一次大朝会,就上了一道奏折,申请减免天下赋税,“陛下即位以来,大战连年,虽有德政,百姓依旧困苦,今北国已定,大战平息,当减免税役,修养民力,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百姓富强,则国家富强。”
  百姓手上有钱有粮了,梁国的经济也就上去了。
  如今西域已平,北面的代国,南面的晋室,都不是短期内能剿灭的。
  “太子意下如何?”李跃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询问太子。
  “回禀父皇,这几年大梁风调雨顺,每次征伐,皆俘获甚多,儿臣以为可以恢复至汉时十五税一之制,以激励百姓垦荒。”李俭更进一步。
  常炜去了,但李俭成长起来,与王猛搭配,倒也相得益彰。
  两人有师徒情分,不担心他们起摩擦。
  不过十五税一,步子有些大了。
  李俭拱手道:“国家有淮北、河北、关中大屯田,足支军用,又新设牧监,每年牛羊等牲畜出栏十万有余,府库充盈,无需重税,且恢复十五税一之制,还能吸引江东百姓。”
  北国地广人稀,奴隶众多,因此设置了大量屯田。
  产出两成分给耕奴,八成收缴国库,仅这部分收入,就足以抵消减税的损失,另外还有牧监察的牲畜。
  崔宏能力极强,已将凉州、河湟、河套、幽州、辽东的优良草场纳入牧监之中,才两年,出栏的牛羊就高达十万头之多。
  汉景帝、汉光武帝时,一度三十税一,以如今梁国国力,十五税一影响不大。
  减税不是免税,如今北国人口具体数目没差,以五年前一千五百万算,十五税一也不是小数目。
  即便不够,到时候再向西域诸国要些,多去漠北转转,南边晋室也可以讹诈,马顾和卢循的海贼也弄得有声有色。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李跃这个洪兴皇帝,不能白叫,手上有刀有马,还怕弄不到一口吃的?
  赋税低了,百姓负担减轻,也算是变相的鼓励生育。
  “诸位可有异议?”李跃望向众臣。
  太子都发话了,若还有人反对,就是脑袋瓜子有问题。
  阻拦减赋,传出去,也会被千夫所指。
  “臣等附议。”众人举起牙笏。
  “此事就这么定了,尚书台行文,以太子、尚书仆射属印,昭告天下。”
  政务上,李跃不介意下放权力,让李俭和王猛施恩于百姓,也算为他们打下基础。
  第六百九十一章 新政
  王猛依旧是雷厉风行的性格。
  入尚书台后,不到半个月,就将裁撤诸部冗官闲员五十三人,并撤诸曹,简化政务步骤,弄得朝堂上基本没有闲职,又举荐了一批中下级干吏,审断冤狱,检举不法,将尚书台积压的政务清理一空。
  一时人情震肃,理政效率大大增加,梁国政治氛围越发清明。
  朝中士族、地方豪强全都夹紧了尾巴,低调做人。
  而减免赋税的诏令下达之后,王猛的风评得到极大的反转。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逐渐明白王猛的狠辣之事针对士族豪强和外族,对百姓颇为宽仁,仅清理冤狱一项,就不知救了多少人。
  太子李俭也收了一波人望,为时人称颂。
  两人互相配合,朝政李跃完全不用插手,只在大事上扫一眼,加盖玉玺即可。
  到秋收时,关中、河北皆丰收,收上来的粮食不仅没少,反而比去年多了一成,也算是意外之喜。
  而朔州崔宏仿佛受到了某种刺激,存心要跟王猛比一比,今年各种牲畜出栏量高达十五万,山丹草场以西域马和漠北马培育出新品种战马,不畏严寒,耐力极强,对精饲的消耗远低于传统战马。
  唯一的短板就是爆发力稍微差一些。
  但更适合远征,正是军中急缺的类型。
  除此之外,崔宏还修葺了汉朝的受降城、鸡鸣障、温泉堡等军事要塞,训练镇军,阻挡代国游骑南下。
  崔宏在朝中颇不安分,去了地方反而脚踏实地起来。
  这种良性竞争李跃自然乐于看到,还下了一道诏令,称赞崔宏政绩为天下之最。
  崔瑾在辽东也颇有建树。
  马顾、卢循的海贼大军掳掠的奴隶首先供应辽东。
  一座座城池坞堡耸立在辽东大地上。
  崔瑾军略政略虽不及王猛,但胜在稳妥,从不出什么纰漏,严格执行朝廷的各种政令,招抚辽东诸部,安抚诸夷,大兴教化。
  向中原输送了大量粮草、木材、毛皮、干鱼。
  总之,王猛入尚书台后,一扫国中萎靡之气,气象为之一新。
  连在深宫中忙着安抚嫔妃的李跃都感觉不一样。
  李俭更是一心一意的跟在王猛身后,成了他的下手。
  李跃遂腾出手来,整顿太学。
  御寒、制瓷、制茶、粮食增产、新作物、人口增加、畜牧养殖、新式攻城器械等等科目上马。
  以前不紧不慢混日子的时代一去不返,李跃定下期限,若是完成,人人重赏,若是完不成,该免职的免职,该降俸禄的降俸禄。
  除了定下的项目,其他天文、水文、算学、医学、绘画、诗文、锻造、炼丹等等有突破者,李跃一样重赏。
  汉朝强盛,华夏文明也跟着完成一次升级。
  东汉魏晋两百多年间,天灾人祸不断,导致华夏文明陷入衰落之中。
  拔苗助长虽不可取,但这种积极向上百花争鸣的气氛要弄起来。
  华夏崛起,不只是刀兵,而是全方位的文明崛起。
  李跃还下令各州县举荐异才,不论出身,只要有特殊才能,一概收入太学,朝廷发放俸禄。
  不过这些举措都需要时间,不是三两日就能弄起来。
  种种政令推行,国中气象弥新,不知何时起,民间流传起“洪兴新政”的说法。
  朝廷的政治清明和积极向上,迅速影响到了民间。
  减轻赋税,极大增加了百姓的农作热情。
  不用官府鼓励,到处都热火朝天。
  以往每次鼓励开荒,百姓热情其实不高,一块荒田,第一年开垦,第二年蓄肥,到第三年才成为熟田,三年投入才有产出,除了一些豪强大姓,寻常人家没这个精力和财力。
  如今十五税一,人人热情高涨,起早贪黑的忙碌在田野间。
  不仅肥沃的土地被开垦出来,连一些坡地、旱地也开出来种蔬菜、桑麻。
  而今年爆发了大梁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波婴儿潮。
  以前李跃觉得平定西域,就算大梁的一波高峰了,如今看来,高峰远未到来,洪兴新政持续推行个几年,梁国会攀上另一个高峰。
  当然,不是所有事都这么顺。
  崔宏将朔州经营的有声有色,令河南地的匈奴人眼红起来。
  匈奴屠各部豪酋张罔聚众数千人,自称大单于,铁弗等部从之,聚兵两万有余,屡屡劫掠凉、朔等州,杀害边民,焚烧村寨……
  “一向都是朕抢别人的,居然有人抢到朕头上了!”李跃不怒反笑。
  以前忙着对付漠北、西域,都快忘记了河南地这块儿。
  这帮人安稳了四五年,如今胆子又肥起来了。
  “河南地为凉、朔、并、雍包围,依臣之见,不如一鼓荡平,或为州县,或为牧场。”王猛眼皮子都不眨一下。
  这时代的河南地还是一片沃土,水草丰美。
  历史上,铁弗部刘卫辰之子赫连勃勃在几十年后崛起于此地,趁着刘宋关中诸将内讧,攻占关中,开国大夏,建统万城,雄霸一方。
  河南地里面的这帮匈奴野人反反复复,招他们为僮民,不来,让他们协助出兵西域,不去。
  铁了心呆在河南地里,李跃早就烦了,以前腾不出手来,也没这个机会,如今主动跳出来,正好洪兴新政需要大量奴隶和牛羊。
  这群人养了四五年,肥的冒油。
  “何人为将?”李跃问道。
  能臣如云,猛将如雨也是一件麻烦事。
  王猛道:“桓伊为将,慕容令、苻绍为辅,两万骑足以横扫之。”
  李跃点头同意,“草原狩猎也不能停,传令诸军,今年缴获,除了奴隶,其他皆为将士私有。”
  拓跋什翼健在草原上弄得风生水起,该将士们发一笔横财了,算是李跃对他们的奖赏。
  上下同心者胜,李跃用兵一向遵循利益原则,将士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一致,方能无往而不胜。
  “若是如此,只怕一个奴隶都掳不到,陛下不妨改为以奴隶论军功。”还是王猛心细如发。
  千里迢迢的带回一个奴隶什么都没有,士卒当然偏向劫掠牛羊和财物。
  “善。”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