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战国赵为王> 第130章 进击的赵括

第130章 进击的赵括

  赵括怎么会跑到屯留去了?
  这事情还得从五天前的那一次故关保卫战说起。
  却说当时赵括在司马靳手下被乐乘一箭救命之后,几个月来一直走背运的赵括好像突然一下子就转运了。
  在接下来的一天里,赵括身先士卒,不但趁着司马靳败北秦军锐气受挫的节点成功的率领赵军夺回了半个羊头山,并且在接下来的时间率领着羊头山上的赵军接连挫败了王陵所率领的秦军三千人后续部队的攻势,保住了故关这条赵军唯一退路的安全。
  由于赵括的优异表现,在持续了一天的激烈战斗之后,故关一线主持大局的乐乘给了赵括一个新任务——率领刚刚抵达故关的一万赵军回援北上党盆地,争取拖延住秦军攻击北上党盆地的脚步。
  作为一个裨将,赵括的等级可是比校尉还要更高一级,统领一万人还是有资格的。
  于是赵括就率领着这一万兵马风风火火的从故关出发,回援北上党盆地。
  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赵括就带着这一万部队穿过了清河,来到了清河北岸的清河邑。
  值得一提的是赵括在路上还碰到了八名自称是清河本地人的壮士,带着四五百名清河邑的民众要求庇护。
  疑惑之下的赵括一番询问,才知道原来清河邑已经被一支人数大约在一千左右的秦军占领。
  得知了情况的赵括率领着麾下一万赵军急速前进,在一个时辰后抵达清河邑,并且击溃了刚刚占据这里没过半天时间的这支秦军。
  清河邑虽然只是一座小城,但是却位于长治城和故关之间,地理位置颇为重要,于是赵括在这里留下了一千人,随后率领着大军主力继续北上。
  两天过后,赵括抵达了上党郡的郡治所在——长治城。
  长平关防线被突破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这里,长治城此刻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赵括率领的这支赵军及时到来,让长治城之中的民心大为振奋。
  但在长治城这边赵括也并没有得到什么好消息,恰恰相反他在这里还得知了一个坏消息——上党郡的另外一座重要城邑长子县城,已经落入了秦军的手中。
  长子县城位于北上党盆地的西南方,长平关的正后方,因此在长平关失守的时候这座县城其实就已经注定了失陷的命运。
  当长子县城失陷之后,整个北上党盆地之中的其他战略要地,尤其是屯留和长治就完全暴露在秦军的兵锋之下,随时有可能遭受秦军的攻击了。
  在一番考虑之后,赵括果断决定分兵。
  清河邑虽然只有一千赵军,但是那里靠近故关,一旦有赵国后续援军自故关开来都一定会经过清河邑,因此赵括并没有打算继续增兵清河。
  赵括的打算很简单,那就是依照大将军廉颇的命令,死守长治和屯留这两座地位更加重要的城市。
  长治、屯留两座城市,分别是上党郡之中第一、第二大的城市,而且又都位于滏口陉这条道路上,分别联通着东边的邯郸和西边的晋阳,位置极为重要。
  其中长治乃是上党郡的郡治所在,又直接关系到赵军粮道的安危,因此赵括将自己麾下大部分的兵力,总计七千步兵都留在了长治城作为防守。
  然后赵括便带着剩下的两千人(内含五百骑兵)朝着屯留城赶去,准备支援屯留城。
  屯留城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城,人口加起来都没有超过一万,赵括觉得自己这两千人再加上屯留城之中原本的守军,坚守个十天半个月应该不成问题。
  在赵括想来,等到十天半个月之后,长平方向的援军怎么也应该来了吧?
  赵括率领着两千部队轻装急进,用了两天时间赶到了屯留。
  让赵括松了一口气的是,屯留并没有失陷,还在赵国的手中。
  可是屯留城之中的情况,却已经是相当糟糕了。
  长子县陷落的消息,几乎是同一时间传到长治城和屯留县城的。
  长治城由于是上党郡治所在,郡守府几番通告下来安抚了不少民心,再加上赵括这支万人军队的赶到也起了不小的作用,因此整体情况是颇为稳定的。
  然而屯留城却没有这么好命了,当长子县失陷的消息传来,觉得大难临头的屯留县长就带着老婆孩子和小姨子等等率先跑路了……
  屯留县城的其他老百姓一看这县长都跑了,那这地方确实是不能再留了,于是也呼啦啦的跑了一大半。
  于是当赵括带着两千人马赶到屯留的时候,他所要面对的就是一个近乎空城的屯留。
  好在虽然人跑了一大半,但是有血性的、以及死也要死在家乡土地的屯留百姓还是有那么两三千的。
  于是赵括在留下来的县丞协助下,开始紧张的组织起了屯留县的防御。
  秦国人并没有给赵括太多的时间,当赵括抵达屯留县的第二天,一支人数过万的秦军就抵达了这里,并且将屯留县城给团团包围了起来。
  一场激烈的攻城战就此展开。
  战斗激烈的程度完全出乎了赵括的意料之外。
  按照赵括平时读的兵书以及通过父亲赵奢所遗留下来的笔记,秦国人的攻城应该是先把城池围困起来,然后再到附近砍砍树,造造投石机,再接着就依靠投石机轰轰轰,把城墙轰烂了然后一波白刃战直接胜利。
  放眼天下,也就只有秦国能这么做,因为秦国人具有最完备的工匠体系以及最多的工匠。
  要知道投石车这种玩意在这个时代可是属于高精尖级别,上百斤一块的石头从天上砸下来,那效果和炮弹也差不太多,毕竟这时候也没有钢筋混凝土这么坚固的防御。
  然而让赵括十分意外的是,这支气势汹汹而来的秦国军队,那是根本不走寻常路啊。
  仅仅过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第二天上万秦军就在弓箭手的掩护下,举着云梯朝着屯留县城发动了攻势。
  这一打就是整整两天。
  当这一天夕阳西下的时候,刺耳的鸣金声开始从城外响起,猛攻了一天的秦国军队在抛下了几百具尸体之后无功而返,缓缓的朝着城外的秦军营地退了回去。
  赵括就站在屯留县城西面的城墙上,整个人衣甲残破,右手持剑,左手还提着一颗秦军的脑袋,身上不少地方残留着斑斑血迹,隐约可从破损的衣甲缝隙中看到道道伤口。
  看着退去的秦军,赵括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又多坚持了一天。
  这一天过的可一点都不容易。
  直到这个时候,赵括才突然发现自己浑身乏力,好像连走路的劲都没了。
  赵括的身体微微一曲,以一个极为不雅观的姿势坐了下来。
  但才刚刚坐了下去,赵括就猛然弹了起来。
  原来他刚刚坐着的地方,居然也有一颗脑袋,赵括刚才就一屁股坐在这颗脑袋上。
  赵括打量了一眼这颗脑袋,发现这脑袋上还扎着发髻。
  这代表着这颗脑袋是戴不上头盔的。
  赵括没好气的骂了一声,一脚将这颗秦军士兵的脑袋踢到了城下,然后再次坐了下去。
  就在这个时候,旁边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将军,那是咱的功绩。”
  赵括闻声转头,却看着一名年纪和赵括相仿的赵军士兵坐在几丈之外,似笑非笑的看着赵括。
  要知道赵军的记功方式和秦军的一样,都是拿脑袋算功劳的……
  周围的赵军士兵纷纷将目光投来,发出了一阵哄笑。
  赵括脸微微一红,将手里原本提着的那颗脑袋扔到了对方怀中,没好气的说道:“少不了你的!”
  士兵嘿嘿一笑,看了看手里的新脑袋,小心翼翼的将这颗脑袋放在身边的地上,然后十分机智的换了个话题:“将军,咱还能守几天?”
  赵括信口答道:“本将军也不知。”
  “不知?”士兵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赵括转过头来,没好气的瞪了这名士兵一眼:“本将军并无未卜先知之术,如何能够得知?尔等笑什么笑,还不速速回营!”
  片刻之后,赵军的士兵们纷纷带着武器走下了城墙,取而代之的则是许多民夫上城,清理尸体,修补城墙缺口。
  黑夜降临了。
  赵括站在城墙之上,凝视着数里外那个已经亮起星星点点火光的秦军大营。
  别看刚才赵括故作轻松的样子,但其实赵括的心中非常的清楚,照这样下去的话,最多两三天的时间屯流程就要陷落了。
  赵括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已经去世的父亲赵奢。
  如果赵奢在这里的话,又该怎么样去做呢?
  赵括突然想起了自己曾经在父亲笔记之中所看到的一句话。
  “为将者,虽至死地,亦不可弃求生之志。”
  赵括渐渐的冷静了下来,开始了思考。
  过了一刻钟时间,赵括终于下定了决心,唤来了自己的副官:“城中还有多少骑兵?”
  副官答道:“三百骑。”
  赵括点了点头,眼神之中突然闪过一道杀气腾腾的光芒:“传令下去,命骑兵做好准备,将马匹喂饱,今夜吾要给这些秦蛮子一个好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