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水浒逐鹿传> 第674章 错失良机(求订阅!)

第674章 错失良机(求订阅!)

  …
  应天大元帅府,汪伯彦的办公处。
  黄潜善从外面进来了之后,对其他人摆摆手,示意其他人全都出去。
  等房中只剩汪伯彦和黄潜善之后,黄潜善道:“两波金使,全都被我处理掉了,我还派人在各个路口堵截其余金使。”
  汪伯彦道:“切记,万不可让金人进入应天府,否则会陷大王于不仁不义不孝之地。”
  黄潜善道:“我明白……可总这么拦着,也不是个事啊,依我看,当务之急是请大王即位,只要大王登上了皇位,就算金使进了应天府,也好处理一些。”
  这时,耿南仲从外面走进来,道:“副元帅此言有理,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因为陈遘还在中山府坚守,不能履行元帅之职,赵构于是将汪伯彦提拔为元帅,令黄潜善为副元帅,宗泽则继续担任副元帅。)
  见黄潜善和耿南仲都是真心拥护赵构荣登大宝的,汪伯彦道:“我曾问过大王的态度,大王那时说,还不是时侯。”
  黄潜善和耿南仲一听,便知汪伯彦的意思是,赵构并不反对当皇帝。
  耿南仲道:“大王仁孝,乃天下之所幸,只是如今,二圣北狩,李衍的兵马已经占据汴梁城,若李衍入城之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窃取大宝,则有社稷旁落之险。”
  听耿南仲这么说,黄潜善想起一事,道:“我的人刚打听到一事,宗室赵叔向最近正在招兵买马,他该不会也有窥视大宝之念吧?”
  汪伯彦道:“何止赵叔向,徽猷阁直学士知陈州赵子崧,亦是宗氏,他也在招兵买马,而且,他还与徽奠阁学士京西北路安抚使何志同、徽猷阁直学士发运司翁彦国等筑坛同盟,现已有近两万人马。”
  黄潜善道:“此事我亦知晓,不过,翁彦国不同意赵子崧为盟主,想自己当盟主,两人现在就此事吵得不可开交。”
  耿南仲道:“若大王不即位,则必有人窥视这皇位,我等当劝进才是。”
  汪伯彦和黄潜善都点头称是。
  数日后。
  大元帅府里里外外聚满了人,而门下侍郎耿南仲,元帅汪伯彦,副元帅黄潜善,参议官耿延禧、董耘、高世则,干办杨渊、王起之、秦百祥,随军转运使梁阳祖、黄潜厚,都统制官杨惟忠,五军统制张俊,以及诸将士,都排队来到康王赵构住处,劝赵构登基称帝。
  耿南仲率领众人站在庭院里,向赵构行再拜之礼,朗声道:
  “金人不道,邀二圣銮舆北狩。天未厌宋,必将有主。主宋祀者,非大王而谁?大王聪明英勇,上皇之皇嗣,少帝之介弟,天命已兆,人心实归。应天顺人,宜适机会。天命不可以久滞,人心不可以强违,万机不可以暂旷。愿大王即皇帝位以定天下,上以慰祖宗在天之灵,次以慰二圣南望之意。然后,号令天下,回戈灭虏,以迎还二圣,为大宋中兴之主,天下幸甚!”
  对于耿南仲等人所请,赵构似乎不为所动。
  耿南仲见此,伏地恸哭,一边率众人再拜、一边说道:
  “二圣北狩,天下无主,群心惶惶。大王不早为之图,后时有悔。愿大王以宗庙社稷为念,速继大统,先正尊位,乃议奉迎,生灵延颈以望,愿大王幸听,俯徇群情。臣南仲率群臣昧死上言,俯伏再拜。”
  赵构掩面流涕,表示自己不能接受众人所请。
  集合在门外的三军将士,在汪伯彦的示意之下,连声高呼万岁万岁!声音洪亮,震天动地。
  可赵构还是坚决不同意继承皇位。
  耿南仲又劝说道:
  “二圣北狩,大王今欲北征,奉迎銮舆,此大王孝悌,已足以昭假神明。然李衍已占京师,奸雄睥睨,若他抢先窃取大宝,然后回戈北征,则恐有社稷旁落之险。大王若早为之计,李衍必拱手让出汴梁城,归还赵氏之江山。其若不如此,则天下唾之,群凶亦如蝟毛而起矣。”
  黄潜善附和道:“李衍素有异志,数次对皇命阴奉阳违。恐遂仿此,不可不虑。愿大王催促诸头项人马,会合于京城下,张大军声,彼自胆落,宝位有归。苟或逆天叛理,宋德在人心已深,卿士大夫诸军百姓亦不为使。大王可以不烦伐鼓,只消传檄京城军民,一呼胥叛,李衍面缚以献,而归玺大王。大王于是北征,奉玺以迎还二圣,似未为晚。投机之会,间不容发,愿大王早图之。”
  杨惟忠代表张俊以及五军统制将佐表态说:“北征乃将帅事,愿大王即皇帝位,见先理会李衍大事,惟忠等身膏草野,图报大王。”
  赵构已经辞了三次,该走的形式,已经走完,按说可以顺势即位了。
  可偏偏就在这时,宗室成员赵仲琮等人匆匆赶来!
  赵仲琮等宗室成员,一至认为,赵构不应当即位。
  赵仲琮说:“昔日晋安帝蒙尘西土,大将军、武陵王遵制行事。今二帝北迁,大王不当即位,只宜用晋武陵王故事,称制行事,不改元。”
  很显然,宗室成员们只赞成赵构代理皇权,主持朝政,但反对赵构即位称帝,认为这样做缺乏合法性。
  黄潜善呵道:“昔日唐明皇帝遭安禄山之难,车驾入蜀,诏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拜裴冕为御史中丞副之。裴冕与杜鸿渐、崔漪等,请皇太子即帝位。其主要理由是,主上狩蜀,宗社神器要有所归,宜正位号。如若逡巡,失亿兆心,则大事去矣。皇太子始即帝位于灵武,卒能克复两京,迎上皇大驾于蜀。
  况今日之祸,二圣北迁,李衍窥视,天下惶惶,有甚于天宝时。大王以太上皇之子、皇帝之弟,入继大统,其谁不以为宜?矧皇帝命大王以兵马大元帅,睿意可见矣。今天下兵马会合,不于此时早正位号,将恐奸雄乘隙,摇毒纷纷。宜用唐肃宗故事,推戴大王即尊位以定天下,实宗庙社稷之福,群黎百姓之幸。何且称制,徒取法晋武陵王?实无以利国家,而安祖宗在天之灵,慰二圣南望之心也。”
  然而——
  尽管所有人都帮赵构说话,可赵仲琮等宗室成员,就是不同意赵构继承皇位,他们坚持认为,赵构不是皇太子,不可以用唐明皇、唐肃宗父子之例。
  双方吵了很久,赵构才开口道:“丑虏肆毒,残我土地,陵我京邑,迁我二帝,移我神器。四海罔戴,颙颙延首。二三大臣暨诸将佐与夫诸路帅守,以天下群情,交章劝进。吾以父兄痛心疾首,未知措身之地,岂敢偃然受天下归往之请?猥当隆极,免徇众志,以答天下之休庶,以奉迎二圣,恢复中原,此吾诚心,天实临之。公等世受国恩,同遭戹会,忠贯日月,精感神明,实赖远谋,共济祸难。”
  赵构都如此说了,此次劝进,也只能暂且作罢。
  赵宋至此错失最后一个良机。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