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北宋熙宁志> 第四百五十二章:征兵

第四百五十二章:征兵

  半日后,一则河北东路禁军征召兵源的榜文贴满了汴京城各处城门。
  围着新张贴的榜文,百姓们议论纷纷,不识字的莽夫催促识字的书生宣读,书生却在上下扫了一眼榜文之后便愣在了当场,那瞠目结舌的模样好似魂魄被勾走了一般,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你倒是说啊,这榜文上写着什么。”
  在周围百姓再三的催促之下,书生又仔细阅读了一遍,这才带着惊愕之色读了出来。
  “因东征失败,朝廷打算重组河北东路禁军,但凡是年纪在十五至二十之间的大宋子民,不问籍贯均可前往河北东路禁军驻地大名府报名。一经挑选入伍,赏银二两,家中佃租减去一成,以此类推,上不封顶。每月俸禄一百文,米一斗。年底有赏银。军中级别越高,赏赐越加丰厚。”
  一语既出,在场所有人均陷入一阵诡异的沉默。这是朝廷的招兵榜文,待遇竟然如此优厚?
  只不过惊愕归惊愕,却无人争先恐后地准备跑去大名府投军,若是换作从前的灾荒年景,只怕他们早已削尖了脑袋,争先恐后往河北东路钻了,只不过如今的大宋丰衣足食,百姓们自然也无需以自己的性命换一口吃食。
  沉默之中,有人询问道:“‘家中佃租减去一成’是何意?上不封顶又是何解?”
  立于一旁的军士随即解释道:“便也是说,但凡有人投靠我河北东路禁军,家中的佃租便减去一成,若是一家之中有十人投军,佃租便能免了,若是有十一人,地主老爷还得返还你家一成,明白了?”
  听闻此言,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这也便是说,只要家中有十人投军,地主家的地便随便自家耕种,再也无需交租了?
  得到士卒肯定的答复,人群如同被煮沸的热水,再次沸腾了起来。有人再次问道:“你河北东路征兵,跑来京城地界张贴榜文,难道河北东路的官还能管了京城的地主?若是我们去大名府投军,我们的东家不认账,又当如何?”
  士卒嗤笑一声,似在鄙视这人的不知所谓:“这位兄弟可知我河北东路禁军主帅是何人?”
  有人哈哈一笑:“不就是不久前在漠北草原上吃了败仗,被人从侧门偷偷摸摸抬入京城的当今国舅爷向郊向大人么。”
  这人话音未落,周围便响起了一阵附庸的笑声,如今的大宋禁军屡战屡胜,突然有人吃了败仗,那还不沦为整个国家的笑柄?向郊的名誉尽毁,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强忍着心中的愤怒,士卒开口说道:“各位有所不知,此番我军东征失败,皆因不熟地利,这才令敌军钻了空子,我家统帅痛定思痛,重组河北东路禁军的决心之强,只从这榜文上便可见一二,这些可不是诓骗各位的戏言,须知道我家统帅不单单只是当朝国舅,还是天圣党党首,诸位可知道何为天圣党?”
  人群中立即有人附和:“天圣党谁人不知,那是整个大宋境内的所有地主东家创建的党派。”
  “原来如此。”
  众人皆是恍然大悟,难怪这征兵榜文中能够放出减免佃租的大话,却不想这整个天下的田地均受人家天圣党党首的管辖。
  “那河北东路此番征军,是为此前的战败讨回颜面吗?”
  这问题一出,刚刚有些意动的百姓又重新安静了下来,河北东路所给出的条件的确不错,但他们投军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而并非被拉去漠北草原丧命,河北东路若是打算再与女真人打上一仗而征兵,那他们可绝不愿意去送死。
  “各位此前从未上过战场,大统帅又怎会将毫无作战经验的新兵拉出去送死?新兵入营,自然是需要进行训练的,至于漠北之战中大宋丢失的颜面,自然由其他编制尚在的各路禁军负责找回,河北东路近期的任务,只是扩大兵源,迅速恢复战斗力,仅此而已。”
  他的言下之意是新军不会被派上战场,那便是彻底没了后顾之忧,这样的军旅又有谁不愿意投身?
  于是乎,原本不算热闹的大名府顷刻之间变成了人山人海,城中的数十处报名点均是人满为患,河北东路禁军不得不在城外设立更多的报名点,以解燃眉之急。
  短短几日,新招收的士卒数量已然远远超出了河北东路原本的满编数字,正以一个惊人的趋势不断上涨,而军营宛如一个吃不饱的饕餮,对四面八方涌来投军的青年来者不拒,如此征兵自然引起了其他各路禁军的不满。
  相府议事厅内,王韶与马昭坐在宾客的位置,看着主桌之上的相爷王安石仔细翻阅着手中的信件,这些均是各路禁军统领所呈递的汇报。大抵是说,因为河北东路的征兵政策,低下有将士对自己的待遇颇有微词,虽被上官镇压,长此以往总是一个后患如此云云。
  将手中的信件放下,王安石轻笑一声:“向郊以本伤人,这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下下之策,既然他舍得减租,令百姓得利,我等也乐见其成。”
  王韶皱了皱眉,开口道:“只是如此一来,百姓只会念天圣党的好,却忘了我们熙宁党的存在。”
  王安石摆了摆手:“只要对百姓有利,我们损些名声也无关紧要,至于那些打算投身河北东路的士卒,吩咐各路统帅,直接放人便可,留着也是祸患,不如统统送给向郊。”
  相爷打算精简手中的禁军,马昭立即面露焦急之色:“这岂非是白白便宜了天圣党?”
  王安石淡淡一笑:“马将军领军数年,难道未曾听过‘兵不在多贵在精’?”
  “话虽如此,可……”
  “以往的战争,自然是以参战人数作为预测胜负的最大考量,可如今的战事,却并非如此了。”
  王韶与马昭相视一眼,即刻便领会了相爷的话中之意,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大宋的这几场胜仗,可不就是场场以少胜多的战局么?
  “只要有唐钰那小子,纵然向郊手中有百万精兵,又能奈我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