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逆宋> 十四 削权

十四 削权

  赵匡义和赵普的话让石守信心中又起了波澜。
  小皇帝如果要杀太尉,太尉唯有兵变才能自保。
  如果太尉做了皇帝,他石守信怎么也能捞个太尉做做。
  想到这里,石守信将情况与赵匡胤说明,劝他早做准备。
  没想到赵匡胤大惊,骂了一声石守信‘胡闹’,急忙回府找到赵匡义将他绑了起来。
  赵匡义挣开:“大哥,你作甚?”
  “被你害死了,”赵匡胤喝到:“马上与我去请罪。”
  “请什么罪?”赵匡义后退几步:“若不是你优柔寡断,这天下早就是我们赵家的了。”
  “胡说,”赵匡胤怒到:“造反可不是请客喝酒,是诛九族的大罪,你要害死全家吗?”
  “大哥,”赵匡义说到:“我已经重复很多遍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若能助你位及至尊,我情愿赴死。”
  赵匡胤也不废话:“成什么大事?即刻与我去见驾请罪。”
  “我就不去。”
  “不去也得去。”赵匡胤再次要将赵匡义绑起来,赵匡义拼命挣扎,俩兄弟就这么打了起来。
  下人上前要来劝架,赵匡胤吼了一声:“滚开。”
  才进门的赵普见此情形,急忙往后堂走。
  赵匡义一个文弱书生,怎么敌得过赵匡胤,很快便被绑了个结实。
  “大郎。”一个苍老的女声从石屏风后传出。
  只见赵普扶着一个雍容华贵,拄着龙头拐杖的老太太出来。
  赵匡胤急忙松手见礼:“娘。”
  这老太太便是有女中诸葛称号的赵匡胤亲娘,杜老夫人。
  杜老夫人看着被绑的赵匡义说到:“大郎这是要作甚?”
  赵匡胤解释到:“二弟犯上作乱,我要拿他去见驾请罪。”
  杜老夫人冷冷到:“二郎犯上作乱?证据呢?”
  “二弟在我箭上淬了牵机毒,若不是马步兵指挥使董如诲舍身护驾,皇上恐怕早已宾天,这是他亲口说的。”
  “我是问皇上有没有证据。”杜老夫人说到。
  “箭上有‘赵’字。”
  “仅凭此?”
  赵匡胤一时语塞,如箭上有赵字,皇上第一个便该怀疑他。
  但董如诲已然下葬,皇上却一直只字未提。
  这一年的相处,赵匡胤深知柴宗训是个谋定而后动的人。
  越是只字未提,恐怕越是在谋划如何将赵家一网打尽。
  “娘,”赵匡胤开口到:“若二弟不去请罪,咱们家的祸事恐怕要来了。”
  “有何祸事?”杜老夫人淡然到:“你是殿前督检点,副都检点慕容延钊乃你儿时玩伴,慕容延钊副将高怀德与你是郎舅,汴梁防务使石守信与你是儿女亲家,二郎的岳父魏王符彦卿乃太后亲父。”
  “认真算起来,二郎是皇帝的姨父,不过是开个玩笑而已,有何祸事?”
  杜老夫人说的,只是些主要将领。
  经过她多年谋划,无论朝堂亦或军中,赵家有数不清的亲朋故旧。
  所以如果柴宗训没重生回来,赵匡胤便可轻轻松松的黄袍加身。
  “大哥,”赵匡义说到:“不如就趁此机会反了吧。”
  “阿武哥那边,各将领我已经说好,他们对小皇帝削节镇非常不满。”
  “区区一个韩大眼(韩通)和拍马屁的慕容延钊,根本不足为虑。”
  “放肆,”赵匡胤大喝打断赵匡义:“娘,你且看看廷宜这丧心病狂的样子。”
  “天子宁有种乎?”赵匡义并不服气:“兵强马壮者为之罢了。”
  “如果我坐在大哥的位子,岂会让小皇帝稳坐龙床?”
  “娘,”赵匡胤说到:“你看廷宜说的这是人话吗?”
  杜老夫人淡淡到:“他有哪一句说错了吗?”
  赵匡胤怔了一下,他忽地想起一年以前皇上在瀛洲不降罪于潘仁美时说的话。
  所谓天子并无种,兵强马壮者为之,乃是唐末以来形成的风气。
  而赵匡义,也正是受此风气影响。
  要说赵匡胤想不想当皇帝,废话,谁不想当皇帝。
  但赵匡胤心中有百姓,他只想平稳的坐上宝座,不想引得天下大乱。
  而且最好的机会已经失去,现在胜算越来越低,首要的还是保命,没想到赵匡义却往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
  眼见着今日是不能将赵匡义带走,赵匡胤轻叹一口气:“罢了罢了,你想做什么,我再也不会管,但我也不会帮你,只希望你以家族为念,好自为之。”
  离了府上,赵匡胤独自进宫,他要上奏赵匡义的野心,让皇上早做准备,免得赵匡义越走越远,苦了百姓,也害了赵家阖家三百多口。
  “太尉来得正好,”柴宗训根本没问赵匡胤的来意,只说到:“朕正好有件事情要与你商议。”
  赵匡胤忍了一下:“请皇上示下。”
  柴宗训说到:“方才收到王先生急报,朔方节度使冯继业,闻我朝准备于灵州牧马,勾结北汉悍将杨业,大败银州防御使李光俨后正往灵州进军。”
  李光俨这名字不熟,不过他的孙子正是大名鼎鼎的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
  原来,王著到灵州后,并未直接牧马,而是在黄河与贺兰山之间依地形筑起城墙,以期挡住辽人的骑兵。
  且王著谨遵柴宗训的旨意,以党项人守党项土。到任便布告全境,凡与辽人有仇怨者皆可投军,党项军的饷银比潘仁美军要高出一半。
  所谓有钱好办事,一时间党项人投军者众。
  原本灵州是朔方节度使冯继业的地盘,不过此时的灵州远不是后来塞上江南的样子,基本属于三不管地带。
  当然,灵州名义上还是属于周的,朔方节度使需得朝廷承认才能就职。
  赵匡胤正因为赵匡义的事情心烦,顺势说到:“启禀皇上,臣愿率大军援助王大人,捉拿冯继业献于阙下,将灵州和朔方正式收归版图。”
  一向果断的柴宗训犹豫了一下。
  那支写有腥红赵字的箭一直插在柴宗训心头。
  目下正因为削节镇,各军都非常不满,只要赵匡胤振臂一呼,定然响应者众。
  柴宗训忽地豁然开朗,事情终归要有个结果。
  既然赵匡胤振臂一呼,便响应者众,就更应该将他调出汴梁。
  如果他真的回师,平叛便是了,何必纠结这么久?
  想到这里,柴宗训开口到:“如此,便有劳太尉了。”
  赵匡胤迟疑了一下,说到:“临行前,臣有一事恳求皇上。”
  “卿且说来。”
  “臣弟匡义,及臣阖家三百多口,便拜托皇上了。”
  阖家性命托付?柴宗训心下了然,那支射来的箭,恐怕与赵匡胤关系不大。
  翌日,赵匡胤亲率十万大军出征。
  十万大军分别由赵匡胤的部分亲兵铁骑军,以及慕容延钊的部分控鹤军组城。
  韩通的龙捷军与虎捷军依然留守汴梁。
  铁骑军与控鹤军是大周最精锐的军队,龙捷与虎捷虽然兵员素质要稍微差一些,但数量上要多不少。
  依靠着汴梁城,即便赵匡胤回师,也有一战之力。
  赵匡胤手下的石守信等诸将,包括那日大帐内第一个质疑柴宗训削节镇的高怀亮都被留了下来,赵普也未随军出征,要留下来看着赵家。
  赵匡胤才走,柴宗训便正式下旨,命在京遥领的各节度使推举人选赴任各节镇刺史与转运使。
  赵匡义也加紧活动,时常偷偷与这些将领碰面。
  虽然每个人都不满,但也只是嘴上碎碎念,并没有人真的站出来反。
  赵匡义有些烦躁,拉着赵普说到:“赵大人,这些人明明天天都在喊着反,为什么却没有一个人付诸行动?”
  “两个原因,”赵普举起两根手指:“蛇无头不行,虽然反对小皇帝的势力很大,但没有人将其融合在一起,一盘散沙,很容易被小皇帝逐个击破。”
  “第二,出头的橼子先烂,目今情势下,都不想先出头。”
  赵匡义冷笑到:“欲成大事,却贪生怕死。”
  赵普想了想:“离小皇帝的限期越来越近,如不尽快起事,等到刺史和转运使就任,各节镇便再也翻不起浪来了。”
  “既然都不出头,”赵匡义说到:“那便由我来吧。”
  赵普直摇头:“廷宜,你在军中资历不够,怕是压不住这些丘八。”
  赵匡义淡淡一笑,没有接话。
  赵普一走,赵匡义便联络了石守信,让其知会各将领,于京郊仁德山庄有要事相商。并给远在瀛洲的岳父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去信,一旦起事,让其于外围呼应。
  石守信此刻正一个头两个大,他的副将刘庆义和第一幕僚白令光,一个想做刺史,一个想做转运使,正在疯狂的暗示他。
  “统领,”刘庆义开口到:“圣旨已下,不若尽早拟定人选,以免迁延日久罪犯欺君。”
  “统领,”白令光跟着说到:“似刺史与转运使此等要害之位,统领当选腹心之人任之,放能收到如臂使指之效。”
  “末将附议,”刘庆义与白令光演起双簧:“末将推举白书记为刺史,以白书记之能,治一州不过举手之劳耳。”
  石守信有些不耐烦:“本统领自该知道怎么做,不用你们指点。”说罢便急匆匆的出门。
  刘庆义看着他的背影冷笑:“白先生,连一州刺史也不愿与你,你这一肚子才学,恐所托非人。”
  “你比我强么?”白令光说到:“还不是一样做不成转运使?想不到统领竟然如此刻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