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1852铁血中华> 第274章 南边的麻烦(二)

第274章 南边的麻烦(二)

  韦泽接到了国资委的信件,打开之前他还很是担心。国资委只要把国有资产管理好,在对工业投资与基本投资项目审核上严加把关,别闹出乱子就行。不是以国资委的主任委员,或者是其他主任的名义,信封上发信人的位置上工工整整写着“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字样,这意味着这封信是以国资委的名义发来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大事能让国资委如此郑重的给韦泽写信,韦泽想不紧张都不可能。
  把大信封打开,里面是国资委共识文件与另外一封信。如果是以前,韦泽肯定先看信,可现在他先看的却是共识文件。韦泽记得有句话,“有些人到了一个地方,下车伊始,就哇喇畦喇地发议论,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责。其实这种人十个有十个要失败的。”从十几岁的时候韦泽就听说过这句话,到了他快四十了才真的知道这话是对的,而且能够实践这句话里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理念。韦泽对自己其实颇为失望。先读了那份文件再看信,这也算是尽可能先完成调查。
  读到一半,韦泽就把文件放下了,这对韦泽也算是比较少见的事情。他读过比这个共识更糟糕的多的文件,或者说韦泽到现在为止读过的有关经济的报告,大部分都没能达到这篇共识的水平。之所以读不下去,完全是因为韦泽心情太过欣喜,太过激动。
  终于有人能联系实际,把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到一起来看。这还不是韦泽要求他们这么考虑,而是大家经过讨论与考虑之后最终得出的结论。这意味着党和中央里面终于出现了一批工业化份子,还是一批干部。
  到现在为止,甚至大部分省级干部对工业化的认知还限于修建一堆工厂,造出些东西出去卖卖。有这种强烈冲动的省级干部,韦泽都很难判断他们这么看问题的原因到底是认为工厂好,或者是认为工厂建多了之后有利于他们的晋升。
  点了根烟,韦泽在圆明园的书房里面来回走动了一会儿,好不容易按下纷乱的思绪,平息了心情,他拿起共识来继续看下去。看完最后一页,韦泽再也没心思去看那封信。韦泽这次干脆就背着手出门在圆明园的湖畔散起步来。
  国资委的同志们的确看到的问题的关键,现在中国还没开始搞金融业,更没有搞金融杠杆。政府采取的还是非常传统的搞生产,弄出盈余,把这些盈余投入到基础建设上。必须承认的是,这种积累非常扎实。同样需要承认的是,这种积累的效率就不是那么高。现在中国和美国都在疯狂的建造铁路,美国搞的是公司模式,在股票市场上大肆圈钱,筹集资金。所以在历史上美国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就从美国国内与全世界筹集到了海量的资金,修成了几十万公里的铁路。
  当然,美国铁路泡沫崩溃之后,经济危机就爆发了。
  现在国资委的同志还不懂金融工具,可他们也深刻感受到了资金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资委的同志请求韦泽出来,以韦泽惊天动地的能力拉动中国实现工业上的突破,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再次大爆发,以解决眼下的困境。
  警卫员和秘书看韦泽背着手,慢悠悠的在风景如画的圆明园里面走,脸上又是露出笑容,不久之后神色又凝重起来。大家也知道韦泽都督考虑的整体是好事,但是他又要做出比较重大的决定。就如前几天韦泽与俄国使者见面之后也出来散步,他脸上的浓厚杀气让警卫员与秘书都感觉到背后一阵阵发凉。
  到了下午,阮希浩前来找韦泽。他说道:“北上黑龙江的初步计划已经完成,都督请审阅一下。”
  韦泽却说道:“这件事我交给北方司令部来办,我已经决定回南京去。”
  “为什么?”阮希浩颇为惊讶,不过心里面也有些欣喜。韦泽坐镇在北京,阮希浩所有军事指挥都得向韦泽先汇报。这跑来跑去的比较麻烦还不算什么,上头有韦泽压着,阮希浩觉得很是施展不开。
  韦泽却没直接回答,他说道:“我准备调沈心同志来负责北方的土改工作,在这方面你要和他配合。”
  沈心如果只管土改问题,阮希浩当然没有意见。他立刻答道:“是!”
  “另外,我记得你谈起过电报要是没线,到处能移动就好了。应该有这回事吧。”韦泽问阮希浩。
  “真的能有这种东西么?”阮希浩大喜过望。
  韦泽严肃的看着阮希浩,一字一句的说道:“无线电报是绝对机密的东西,我想你很清楚无线电报的意义所在吧。”
  “都督,你前一段开始要求强化保密,和这无线电报有关么?”阮希浩带着大喜的表情试探着问道。
  经过这一段的整顿,不仅保密纪律逐渐深入人心,阮希浩也逐渐理解了保密的意义。青岛号军舰如果被外国人知道内部设计,他们就能学走。光复军拥有青岛号之后可以随意碾压其他国家的军舰,而其他国家如果有了青岛号这样的军舰之后,光复军又该如何应对呢?现在保密已经不是简单的作战情报保密,国家的经济与技术同样是需要严格保密的对象。听到无线电报,阮希浩觉得韦泽的做法绝非是临时起意,而是真的有很长远的打算。
  韦泽没回答这个问题,说的却是执行的事情,“我给你讲,我现在担心的不是你不保密,而是你的保密方法不对。我现在觉得你是憋着劲憋得太狠。弄个啥都是保密保密保密。这种事情得讲方法,而不是你一味的去蛮干。按你的做法呢,外人不知道我们要保守的秘密是什么,但是从你的行动里面却能够发现你在某些地方放了不少秘密。保密体系不是针对保密的内容,而是要让部队更有纪律。那是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打听的不去打听,不该说的不去说。这才是保密。你自己好好体会一下。”
  阮希浩刚听的时候还有点迷糊,不过他突然灵光一闪,韦泽这话或许就是在告诫阮希浩,“不该打听的就不去打听”。可即便明白了这点,他的好奇心却是大盛,韦泽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全盘的考量。想弄白这件事的心思愈发强烈起来。不过明白的知道了自己的心思,阮希浩又不得不承认,好奇心是一个人的本能反应。看到那些秘密,每个人都想去知道。就如韦泽方才所说,保密应该是个体系,保密也真的是一门学问。
  “另外呢,你对无线电也不要有太高的期待。现在咱们的技术水平不过硬,里面还有很多问题。技术部门当然会尽快解决,不过什么时候能够完全解决,我也不清楚。等到无线电部门到了之后,你就知道具体问题所在了。”韦泽对阮希浩交代着。随着这番交代,韦泽发觉自己更想尽快回到南京。技术进步对一个社会的影响太大,之前的时间,韦泽是强行让自己把注意力放到政治上来,其他何尝不知道工业发展有太多缺陷。可两害相较取其轻,韦泽也只能选择解决最紧迫的问题。
  就跟这个无线电一样,1883年,发明大王托马斯?爱迪生正在为寻找电灯泡最佳灯丝材料,曾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他在真空电灯泡内部碳丝附近安装了一小截铜丝,希望铜丝能阻止碳丝蒸发。但是他失败了,他无意中发现,没有连接在电路里的铜丝,却因接收到碳丝发射的热电子产生了微弱的电流。当时爱迪生正潜心研究城市电力系统,没重视这个现象。但他为这一发现申请了专利,并命名为“爱迪生效应”。
  1904年,世界上第一只电子二极管在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的手下诞生了,这使爱迪生效应具有了实用价值。弗莱明也为此获得了这项发明的专利权。
  1906年,美国发明家德福雷斯特(deforestlee),在二极管的灯丝和板极之间巧妙地加了一个栅板,从而发明了第一只真空三极管。
  韦泽的工业队伍其实早就“发现了”爱迪生效应。问题是在这个基础物理学还没有完全成体系的时候,大家只从欧洲,特别是英国皇家科学院的论文里面找资料。麦克斯韦最早在他递交给英国皇家学会的论文《电磁场的动力理论》中阐明了电磁波传播的理论基础。他的这些工作完成于1861年至1865年之间。
  在韦泽的指示下,此时的中国率先完成了发电机与电动机,电磁理论在中国发展的很好。在保密措施森严的实验所里面,1868年初就搞出了三极管。只是限于技术能力问题,真空电子管的生产工艺不行,开机烧管的事情成为十之七八的常态。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努力,调用了好些最新的技术人员,在一整套开关机的严格操作规章之下,真空三极管的寿命总算是延长到上百个小时。加上青岛号亲自加入战争,让韦泽不得不接受技术扩散的不可避免性。韦泽这才下定决心让无线电投入使用。原本韦泽的计划中,无线电最早也在1872年决定是否与英国开战后才投入使用的。
  把北方的事情交代一下,韦泽就开始南下。乘上去天津的火车时,韦泽发现自己内心对此次回南京非常期待。如果国资委的同志们真的有报告上所说的觉悟,那一个全新的时代或许就会真正拉开帷幕。即便是韦泽,也不能不对此充满了期待与担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