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都市言情>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第343节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第343节

  第四百五十六章 楚老的文章
  九月八号,许世彦背上行囊,再次踏上前往省城求学的旅程。
  不过这一次,跟他同行的除了历诚容和肖鹏之外,还有郭守业家俩闺女,郭凤英跟郭凤霞。
  郭守业两口子工作都忙,再者之前都说好了让闺女跟着许世彦去省城就行。
  所以郭守业夫妻直接撒手不管,让闺女跟着许世彦走。
  五个人一起走,路上互相有个照顾。
  虽然外头依旧不平静,许世彦一行倒还顺利。
  九号上午到了省城,许世彦跟着郭凤霞去了银行学校,跑前跑后的帮着办了入学手续。
  一切安顿妥当,许世彦又扔给了郭凤霞一百块钱,这才急匆匆坐车返回农大校园。
  他们这一批多数都是干部,而且多数都是农业口的。
  这大秋天的正忙,好多人手里工作放不下,所以返校也是稀稀拉拉。
  许世彦回来之后发现,同宿舍的还有人没回来,其他宿舍也是一样。
  趁着还没开课,许世彦赶紧把他带回来的样品,送去了医科大检验科去做检验。
  接着,又去看望了楚老,跟楚老说起来药方的事情。
  “嗯,已经有人联系我了,问我还有啥要求不?
  我说了,就一个要求,别让方子埋没了就行。
  不光是这两份方子,我希望,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所有好东西,都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楚老听了许世彦的话之后,笑道。
  “来来,看看我最近写的文章。
  之前你不是跟我提起来什么专利保护啥的么?我觉得这个很有必要。
  所以我打算联合国内一些中医药方面的权威专家,共同发声,要重视我们祖国的中医药文化。
  这是几千年文明留下来的瑰宝,不能在现代反而没落了。”
  楚老兴致勃勃的拿着一叠文稿,递给许世彦。
  许世彦刚拿起来文稿一看,上面写着作者是楚瑄淮、许世彦,当时一愣。
  “师父,您这是做什么?这是你写的文章,怎么能把我的名字放上去啊?”
  这不开玩笑么?许世彦一个种棒槌的,咋还跑到医学论文上头成了第二作者了?
  “你仔细看看就知道了,按说,这文章让你当第一作者也不过分。
  不过是我的名头在那儿,用我的名义去发表,效果会好点儿。”
  楚老摆摆手,让许世彦仔细看。
  许世彦往下读,越读就越觉得熟悉,好像这里有一部分是他跟楚老以前聊天的内容啊。
  许世彦好歹也是个重生的,尤其是那个信息爆炸的年代。
  啥某音啊、某手啊,各种公众号啥的,多少也是接触过。
  那个时候,人们已经认识到中医在国内的没落,以及在国外的兴起。
  甚至某些国家将《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中的两百多个古方,注册为他们的专利,改成汉方。
  人家拿着咱老祖宗传下来的方子,把药卖到世界各地。
  可咱的药呢?国人不重视,根本没人去申请这些专利保护。
  最终导致,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好药,却无法在国外销售,因为咱们没有专利。
  这特娘的叫个什么事儿?
  许世彦在省城读书这一年,每到周日都来看楚老,跟老人家聊天。
  有时候就会聊到这方面。
  楚老都记在心里了,最近整理出来,写了一篇文章打算发表。
  “我都这个岁数了,也不怕得罪人,该说的我必须说。
  从来就没有什么中医西医之分,更没有什么西医比中医更科学的说法。
  科学,也绝不代表绝对的正确和唯一。”
  楚老神色肃穆、目光坚定,字字铿锵有力。
  这是一位经历了战火纷飞年代,从枪林弹雨中拼杀出来的古稀老人,在经历了迷茫、求索、学习、反思之后,最终得出的结论。
  面对这繁华纷扰的世界,老人用自己的经历,用饱经沧桑的心路历程,给世人的一个解答。
  “师父,这个文章还是把我的名字抹掉吧,我真的不适合出现在这上面。”
  许世彦觉得,这篇文章的厚重感,来源于楚老一生的经历。
  虽然有自己那些半吊子言论的影响,但整体上,还是楚老自己的思想。
  这个,他出现在上面确实不合适,让别人看见了,还不得以为,楚老这是在给徒弟铺路之类?
  若是许世彦真学医也就罢了,不管是为了学历还是职称,当老师的带一带学生也无可厚非。
  可他没学医,没那个真才实学,又何必跑去占这么个署名呢?
  这玩意儿,他实在是心虚。
  楚老瞅了许世彦两眼,忍不住就笑了起来。
  “你啊,从来都是这样,谨慎过了头。咋地,怕我得罪了人,再牵连你?”
  吓得许世彦赶紧摆手,“不不不,不是那么回事儿。
  这要是真得罪人的话,不用师父说,我第一个冲上去。
  关键,师父你这是做了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我自认无才无德,当不起。”
  如果,楚老的文章真的能引起相关人士的重视,从而改变了某些方面。
  不说别的,要是真有人能受到启发,先把咱老祖宗留下这些医书药方赶紧都去注册了专利,将来绝对够某些小国喝一壶了。
  这真的是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只有楚老才够资格,许世彦这样的,消停呆着吧。
  楚老闻言只笑了笑,也没说什么,把文稿收回去,妥善保存起来。
  “对了,那个,之前咱们说的那个功能性饮料,做出来了没有?”
  楚老也很关心一参场的新产品研发,在他看来,这是不错的路子。
  只有提高自身的科技力量,将原材料提供者转变为加工者,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走的更长远。
  说起这个,许世彦可就来精神了,跟楚老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楚老听的津津有味,是不是点头表示赞许。
  “不错,真挺不错的。
  世彦啊,以后有机会,你一定要出去走走,走出国门。
  看看外面的世界,去学习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制度。
  我感觉你们参场,目前来说在相关方面,还是有欠缺。”
  “是,是,这个是必然的。
  不过我估计我这级别不够,等回去跟我们书记提一下,看看有没有机会吧。”
  对此,许世彦倒是挺赞同的。
  我们自信,但不盲目自大,知道自己的长处,更清楚自己的短处。
  努力跟外国人学习,就是为了弥补我们的短处,而不是抹去我们的长处。
  第四百五十七章 微生物复合肥
  许世彦要上课,还要负责《人参栽培新技术》这本书的编写,这下子,更忙了。
  每天除了上课吃饭,多数时间都是泡在图书馆,要不然就是在宿舍里奋笔疾书。
  同宿舍的几个人都是邻县的,虽然不如抚松种植人参这么多,这么出名,但也有种植,大家也都懂。
  所以大家对许世彦要写的东西也很感兴趣,时常聚在一起讨论。
  后来不知道咋回事,连他们的导师也知道了。
  还专门找许世彦过去,特别关心这本书的编写进程,说是等文稿出来,先给学校这边看看。
  对此,许世彦也没反对,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本就该集思广益。
  农大这些教授都是有真才实学的,能够得到他们的指正和意见,不论是对这本书还是对许世彦,好处太多了。
  正好借着机会,许世彦提出了人参生物复合肥、生物技术叶面肥的设想。
  “老师,这是我的一点想法,就是利用复合微生物菌,比如5406菌种等。
  再配上复合氨基酸、有机物主料、辅料等,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堆制,应该可以比之前的参地用肥效果更好。”
  这个,是许世彦在农大读书后,翻阅了无数相关书籍,查证各类文献,提出的一个想法。
  之前,许世彦发明的参地用饼肥,已经获得了相关的技术鉴定。
  前几天参场那边来电话报喜,说是今年一参场参地产量喜获大丰收,比去年的单产提高百分之三十还多。
  今年一参场起参的参地,就是底肥加施肥的形式,所以参地产量大幅度提高。
  县里管书记也特地给许世彦打了电话,说今年各处参地产量都不错,参地用肥成果喜人。
  最离谱的是,苏安瑛打电话来说,养殖场那边的鹿粪,都成了香饽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