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都市言情>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第114节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第114节

  周长和当兵出身,几个孩子受他的影响,也都对参军入伍很向往。
  周家老二周庆军大前年也当了兵,老三现在读书呢,成绩不太好,反正也成天喊着,他也要跟大哥二哥一样当兵去。
  女人这屋,都得照看孩子,吃饭挺麻烦。
  像许海源小点儿还好说,直接放炕上让他自己伸胳膊蹬腿的玩儿着就行,苏安瑛一边吃饭一边回头瞅两眼。
  黄胜利家儿子大,三岁了,正是满地跑不闲着的时候,小的还不到一周岁,可哪爬。
  黄胜利媳妇只好抱着闺女,哄着儿子吃饭。
  如今这个社会多数都如此,男人天天在队里干活,白天累一天了回家,很少有人哄孩子啥的。
  女人都是一边看着孩子一边做家务,吃饭也得哄着孩子,大家都习惯了,也就不觉得如何。
  几个女人凑在一起,除了聊丈夫也就是孩子,男人就不一样了,天南海北的什么都能扯。
  东屋里,周长和说起了公社这几天发生的一些事。
  “一大队的几个人,进山也挖到大货了,听说去县里卖了两千多,几个人都分了四五百块钱。
  三大队也听说有一伙儿进山拿着棒槌了,好像没有一大队的好,一家分了两百来块钱。”
  赶上红榔头市,山里的人谁不想进山去碰碰运气?
  这些日子不知道多少伙人进山,但是能遇见大货的,却不多。
  这么大个公社,也就听说了这两伙人,要是加上许世彦他们,那就是三伙了。
  许世彦一听,心里高兴。
  一个公社越多人挖到山参,他们几个就越是不起眼,也就没人在意他们了。
  许世彦捅了捅周庆国和黄胜利他们,几个人互相看了眼,心领神会。
  不管对谁,就像在通化商议的那么说,免的让人妒忌眼红。
  “看起来,今年是个好年头啊,棒槌下山多。
  挺好,估计是山神爷老把头,知道咱日子难,故意派了人参精下山,救济咱来了。”
  许世彦给周长和倒了酒,笑呵呵的说了句。
  这话说的有趣,引得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别人难不难不知道,但他们几个,有了这笔钱,能干不少大事儿呢。
  “可不是?我这还没说媳妇呢。
  正好,今天回家我妈说了,有人给我介绍了个姑娘,改天去相看。
  要是能成,冬天赶紧娶进门。”冯超咧嘴憨憨笑着说道。
  “嗯,老大不小了,是该赶紧娶个媳妇。
  不光超子,还有庆国,周叔,你也赶紧给庆国张罗张罗。
  别让他成天挑拣,眼光那么高干什么?找个贤惠点儿的能过日子就行。”
  那头,黄胜利忍不住调侃冯超和周庆国。
  周庆国今年都二十五了,搁这边儿,小伙子二十五还没说媳妇,那真是挺晚了。
  没办法啊,周庆国当兵好几年,才从部队回来。
  他眼光又高,旁人给提亲,都看不上,回来家这大半年,相看了好几个,都没成。
  提起这事儿来,周长和就头疼,“可别提我们家庆国了,这臭小子,就没那个结婚的心。
  人家给介绍一个不成,再介绍还不成,我都让他愁死了,也不知道他要找个什么样儿的。”
  “二哥,你愁啥?
  咱庆国这模样个头,这工作,咋地也得找个好看还有工作的媳妇啊,急啥?”
  别人不知道,许世彦很清楚,周庆国七八年冬天结婚。
  娶的就是东岗医院的大夫,人长的漂亮,工作也挺好。
  “保不齐啊,庆国的媳妇就在哪儿等着呢,改天就遇上了。”
  第一百五十六章 秋收
  五个人统一口径,对外就说是遇见了一苗五品叶,一家分了五百来块钱。
  有一大队和三大队放山的例子比着,大家伙也没觉得如何。
  羡慕的多少会有,却不像大房子那样妒忌眼红到暗地里使绊子。
  如此一来,许世彦等人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多少打扰,依旧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大田地里的庄稼已然进入成熟期,这时候不需要除草松土,只等着九月中下旬收地即可。
  参地里也没太多活,入秋之后,当年做货的棒槌,要掀开参棚,放上一场雨,让棒槌吸足水分,秋天做货出秤。
  但是最近一直晴天,须得看天气,等雨。
  倒是小黑河那边的参土,该抓紧时间打耧了,不然一下雨,就得好些天干不了活。
  参土晾了这些天,草根已然枯死,泥土也松散许多,这个时候就得趁着天晴赶紧干活。
  小黑河这头的参土,一直都是许世彦负责,打耧土也少不了他带人过来。
  打耧土,要用三齿子将已经刨好的土坯钩起来,抛至胸前一米左右。
  同时用脚踢动,用三齿子砸,反复几次,直到土坯粉碎,草根全都抖搂出来为止。
  打耧好土,要立即清理场地,把树根、草根等杂物收拢到畦串两侧,再晾晒几天然后烧掉。
  土一定要打耧散,没有土块儿。
  一些黑土多的地方,还得去山坡取黄土,按一定比例掺起来。
  然后再用铁锹,将土翻匀,这叫倒土。
  要把土倒细、倒匀,用铁锹折成尖尖的土垄。
  土垄要直,土要够用,厚薄要匀称。
  把参土全都倒成大土垄,这才算是告一段落,等着深秋时节起了参栽子栽参即可。
  可以说,参地里的活,就没有轻松容易的,成天造的一身泥土。
  为了抢天气,大家伙儿还得在山上住着干活,省得来回跑耽误时间。
  所以等许世彦他们把参土收拾完下山,一个个又造的跟泥猴儿差不离了。
  九月份,许世祥背着行囊去通化念书。
  家里正忙着秋收呢,谁也没时间送他。
  反正离家近,坐火车就到了,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这点儿路程还用人送?
  如今这时候念大学不花钱,每个月还有十几块钱的补贴,反正一个人吃喝足够,要是省着点儿还能有剩余。
  周桂兰给儿子带了些钱,几个哥哥也都多少意思了一下,许世祥手里有钱,生活上不用担心。
  别人没去送,许世祥的对象倒是跟着去了趟通化。
  在通化住了几天,看着许世祥安顿好,这才回家。
  秋天大忙季节,男人白天在队里干活,收苞米豆子,一早一晚还得忙自家那点儿自留地。
  女人也不得闲,菜园子里各种菜也得挨样收拾。
  不然哪天一下霜,全都被霜打了,那还吃啥?
  所以就得抓紧时间收拾,老的摘下放在阴凉的仓房里,还能存一段时间慢慢吃。
  嫩的,就得想办法腌起来,留着冬天吃。
  东北地区有蔬菜吃的时间并不长,一下霜,除了白菜萝卜土豆,就没有别的菜可吃。
  所以大部分女人,都得抓紧时间晒干菜,腌咸菜。
  菜园里的各类菜,都可以腌起来慢慢吃。
  嫩茄子上锅稍微一蒸,凉透了中间扒开,放进去加了足够盐的蒜泥和香菜末。
  放在坛子里密封起来,腌几天后,蒜茄子就可以吃了。
  嫩豆角、嫩辣椒,甚至连辣椒叶,统统搁开水烫了,撒上盐腌起来。
  要是有条件,还可以切一些葱叶、蒜片之类的,味道更好。
  芹菜根、香菜根,从地里刨出来,清洗干净了用开水烫,然后撒进去盐揉透,装到坛子里。
  吃的时候拿出来把芹菜根切片,早晨喝粥的时候吃,越嚼越香。
  反正勤快的女人,会把一切能吃的东西都变成咸菜或干菜,存起来,留着没菜的时候吃。
  这也是无奈之举,大东北就是如此,冬季时间太长。
  不像南方,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蔬菜。
  秋收,是一年之中最忙的时节,也是最让人高兴的时节。
  每天干活累的直不起腰,回家一看到园杖子上搭着捆扎在一起的高粱穗、谷穗、糜子。
  园子里木架上一杆一杆的黄烟,墙上红红的辣椒串、大蒜辫子,仓房里一大堆南瓜、地瓜、山药、土豆。
  再看见满脸喜悦的妻子,白胖可爱的儿子,再多苦再多累,也觉得值了。
  “来,大儿子,来找爸爸。”
  许世彦忙了一天回家,顾不得身上的累了,伸手就把儿子抱起来,放到脖颈上。
  六个月的小娃已经挺硬实了,可以坐着。
  自从那天许世彦闹着玩儿把儿子放到脖颈上,这小子就上瘾了。
  每次见了许世彦,就啊啊喊着伸手,抱起来还不乐意,非得骑脖颈上才高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