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大独裁者报告> 第五百五十四章 铁血皇帝和铁血宰相

第五百五十四章 铁血皇帝和铁血宰相

  1887年2月7日,德国七万三千名后备军人结集于东洛林开始军训。不久法国截获德国将开战的电报。因议会不批准超过三年以上的军费,俾斯麦通过威廉一世签署的命令又解散了帝国国会!
  二月底,德国选民多数被蛊惑得跟着俾斯麦跑。三月中旬,帝国国会重开张,通过了此后七年的军费,与法国开战无人再提。
  五月皇太子病笃。医生要做气管切开术。九十岁的威廉一世找俾斯麦和太子妃商量,不动手术,改由一位苏格兰医生治疗。太子有些起色后,七月去伦敦参加了岳母维多利亚女王登基五十周年庆典,随后去了意大利那遍植橄榄柠檬,四季鲜花盛开的圣雷莫城疗养。
  此后,奥地利扶植科堡亲王斐迪南为保加利亚新国王。俄国反对,俾斯麦支持,并乘机促成了英奥意于1887年12月12日缔结一个新的协定。
  “德法倘若重开战端,万一法兰西得胜,那时必定是民主主义风靡欧洲之日,也是君主主义丧钟敲响之时,所以,这不单是德法两国政府之间的战争,而是欧洲大陆的君主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决战!”
  1887年2月,一封来自中国的信送到了俾斯麦的手中。
  那上面的字迹俾斯麦太熟悉不过了,自己的老朋友,中华联合帝国大皇帝陛下,张震!
  俾斯麦天天对着这张纸念念有词地读着、背着。
  人之老去,记忆衰退,读着背着有时就语无伦次了。不过他终以军人的毅力、铁血宰相的自尊攻克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一个要塞。
  1887年,俾斯麦主持规划设计筹备开凿的基尔运河工程终于启动了。
  圣诞节前,俾斯麦向帝国国会提出一项军事议案,意谓在改变预备役期限时,遇战争,兵源需增加七十万。1888年2月6日,也就是俾斯麦在接到中国皇帝信件之后不久,议会对此议案进行辩论。
  俾斯麦在议会之中的,演说大气磅礴,充满了爱国主义。正好那时录音机问世不久,他的演说便被录了下来:
  “德国渴望和平,希望与俄国保持和平,也希望与法国保持和平。只有外国记者们不负责任的谩骂才威胁着和平。我们可以因为爱和善意而深刻地感动。可是威胁是不能奏效的!我们德国人只敬畏上帝,除此以外,在这世界上我们无所畏惧;而敬畏上帝这一点,就足以使我们热爱和维护持久和平!”
  在暴风骤雨般的鼓掌和欢呼声中,毛奇拥抱了被自己的演说被议员们的欢声感动得热泪滚滚而下的铁血宰相。普奥战前某日的喜剧又重演了一次。那晚人群欢呼歌唱簇拥着俾斯麦的马车,送宰相回家。直到深夜,还有留在首相家门前的人呼喊拥护他的口号。军队改革法案又顺利地通过了。
  几乎要和德国相呼应似的,就在同年,1888年2月9日,中华联合帝国通过“战时紧急募兵法案”!
  法案规定,一旦中国遭遇到了战争威胁,大皇帝陛下有权在不通过内阁的情况下,临时招募二百万以上兵源。
  同一日,帝国皇帝好像和德国宰相心有灵犀一般,在帝国最高级会议之中,张震发表“帝国宣言”:
  “中国并非因自由主义或自由思想而壮大,反是历代有为睿智之良相辅国有功,极力耕耘吾国之军事及财政资源,并善加掌握,以待有利时机则可立即义无反顾地将其投入政治大局之中。
  或许我们只记得统一大业所面临的艰辛,却忘记在事前曾费尽多少心血做准备工夫,以及在成功后必须改持稳当温和的路线。有人只看到了耀武扬威的一面,却未能对成功背后的基础明察秋毫。
  随着中国的统一,一个新的强大国家出现了,她有充沛人口的支持,有科学与知识的装备,为战争而组织起来,因胜利而获得崇高地位!
  世界上的任何一处冲突,无论是亚洲的,或者是中国的,都将会把中国牵连其中,中国即使想要躲避,也绝对没有这个可能。
  世界上没有不讲究实用主义的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在此之外。因为什么?因为我们依仗这些东西而胜利。换言之,信奉民族的哲学家们执笔之际想到的首要问题是,奉献给国家,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自己的国家!
  国家,只有国家才是第一位的!民族,也只有民族才是第一位的!无私的奉献,才能带来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大!
  我们的国家,在这么多年的治理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了,有高度民族凝聚力的国家,我们不喜欢战争,但现在我们不得不面临战争!
  是的,战争很快就要爆发了,这个很快,不是指的明年,或者后年,而是随时随地,也许等到明天我们一睁开眼睛的时候,全世界都已经打成了一片!
  准备迎接战争吧,我的大臣们,准备迎接挑战吧,我的将军们!这场战争不是由我们而起,但却必然会使我们牵扯到其中。这对于我们来说同样也是一个机会,让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再度被无限扩大的机会!
  十年,从现在开始,用时间的时间去准备这场战争,我们不主动挑起战争,但是当战争来临之后,我们也绝不畏惧战争!”
  从这一刻开始,帝国上下因为皇帝陛下的讲话,已经作好了迎接战争的准备,这些大臣将军信赖自己的皇帝,因为皇帝陛下的判断,从来也都没有失误过......
  ......
  .在帝国皇帝的战争动员之后没有多久,1888年3月9日八时半,威廉一世皇帝因肺炎去世。再过半个月他就是九十一岁寿辰了。帝国国会大厦下半旗志哀。
  中午,国会大厅一片肃穆,议员们各就各位,走廊拥满了吊唁来宾。俾斯麦身穿中将军礼服,胸佩功勋勋章沉痛地宣布威廉一世皇帝辞世。普鲁士王冠及皇帝尊号将传给腓特烈三世陛下。
  皇家教堂的钟声再次响过后,唱诗班在安卧于鲜花丛中的威廉一世身旁唱起了肃穆的《睡主怀中》:
  “睡主怀中,多么幸福;不会有人醒来哀哭,静寂、安宁、和平、欢欣,不会再有仇敌入侵......睡主怀中,虽离亲人,来日相逢倍加高兴,睡主怀中,何等幸福!不会有人醒来哀哭。阿门!”
  在柏林三月料峭的春寒中,俾斯麦和毛奇跟在威廉一世灵车后和所有送葬的人们一道唱着《赞慕福地》。三巨头缺一,罗恩已于1879年去世。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缔造者们,随着威廉一世的葬礼进行曲,行将全数退出历史舞台。
  1888年夏天,随着“愉快的小个子”女王的到来而无比快乐。然而乐极生悲。6月15日,腓特烈三世逝世。三十岁的威廉太子登基,是为威廉二世。他是11888年四个月之内德国的第三位皇帝,德国史称该年为“三皇之年”。
  毛奇于“三皇之年”辞职,1891年4月24日在来柏林的途中去世。
  至此,当年张震访问德国时期,与张震一起密谋与法国开战的巨头,只剩下了中国大皇帝陛下和俾斯麦两人了。
  俾斯麦也老了,昔日纵横世界舞台的风云人物其实只有年富力强的中华大皇帝陛下张震依旧能够活跃在这个大舞台上了......
  俾斯麦是看着威廉二世长大的,小皇上登基不久的那个秋天,俾斯麦笑着说皇帝小时太调皮,是他让家庭教师打了他的屁股!
  俾斯麦始终把小皇上目为长不大的波茨坦顽童恶少。
  威廉二世上台文告《致我的军队》,与其父针锋相对,同时他还雷厉风行地扫除了父母的党羽。俾斯麦这时早已下乡,他打算在瓦尔青和弗里德希斯鲁住上半年。
  下乡不久,威廉二世又召他回宫说是要请老外交家陪他出访。这是新皇帝头次出访要威风点。俾斯麦陪这位小不点皇上上了“霍亨索伦”号皇家游艇,在十艘军舰的护送下德国皇帝的首个出访目标就定在了中华联合帝国!
  张震是俾斯麦再次见面了,出现在张震面前的俾斯麦真的老了,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才在北京见面,意气风发的普鲁士公使了!
  当接待完了德国皇帝之后,张震单独和俾斯麦见了面。
  就连这位从来不低头屈服的铁血宰相,在面对中华联合帝国铁血皇帝的时候,说话的声音和内容,也变得和一个沉浸在回忆中的老人一模一样:
  “陛下,我最最亲爱的朋友,我始终都认为,君主立宪国巩固的基础,在于君主和民众的意见一致。可是今天德国议会的低能表现,我应负责。民选议会要监督政府,有时还应加以指导。
  以前,我不遗余力鼓励国民忠君。所以宫廷和官僚们都感谢我而常常为民众非难。今天,我被宫廷和官僚们冷落,却受到民众的安慰,使我深感惭愧。来日无多,覆水难收。倘若大家承认我为国家的昌盛、民族的繁荣还做了点什么的话,我深感庆幸。在三次战争中我曾让数万德国青年丧生,这是我的罪过,生为人就有数不胜数的罪过,我只有求主上帝的宽恕,求民众的谅解......”
  张震默默的听着,俾斯麦的话好像在对自己的一生做着总结。而这些心里话,俾斯麦也只有对着自己最亲密的朋友说了。
  俾斯麦忽然握住了张震的手,这位从来没有低过头的德国宰相竟然好像在那低低抽泣起来:
  “‘有双黑色的眼睛充满了爱情在等着你,在等着你勇士,黑色的眼睛充满了爱情在等着你!’陛下,在来的时候我做了一个梦,我梦见了我的妻子,我梦见约翰娜那双诚实的灰黑色眼睛,凄然地看着我,这不是年轻时候的她吗?意大利人一样!
  ‘快来救救我吧!亲爱的。’‘怎么啦?’我问我的妻子:‘你不是在天堂吗?’‘我离开你们后,就下了地狱,现在才快到净界。’‘天哪!这是怎么回事呢?’‘刚一离开你们,我就遇到了但丁先生,他说,上帝告诉我,我可以马上进天堂。但是,丈夫死后必须马上下地狱,他干了很多坏事,根本不是个基督徒。我求但丁先生,劝上帝改变主意。但丁先生说,上帝知道我会代你求情,他早有个办法,那就是我先下地狱为你赎罪,你死的时候就可以同我一起上天堂。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亲爱的,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呢?’”
  俾斯麦抬起了头,眼中充满了老人的无助哀怨:
  “陛下,帮帮我,帮帮我,我该怎么办?我究竟该怎么办?陛下?”
  “俾斯麦,我最亲爱的朋友!”张震紧紧握着俾斯麦的手,神情变得如此坚毅:
  “只有铁和血,才能强盛一个民族!你从来也都没有做错过什么,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的国家和民族。你不会下地狱的,永远也都不会,你的妻子也一样不会!请相信我,你的妻子正在天堂里等着你!”
  俾斯麦看着皇帝陛下,忽然笑了。
  一个月后,德国威廉二世离开了中国,中国大皇帝陛下亲自到码头送行,威廉二世非常满意中国皇帝对自己的尊敬,但只有俾斯麦知道,中国皇帝其实是来为自己送行的。
  一个铁血皇帝,一个铁血宰相,从他们认识的第一天开始,就成为了最忠贞的朋友!他们一起度过了无数困难,一起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时代!
  可是这次一别,他们却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
  别了,皇帝陛下;别了,我亲爱的朋友......
  ......
  1893年8月,俾斯麦因患带状疱疹在基辛根疗养。危险期过后,施魏宁格9月3日向报界透露前首相患病的消息。功臣老病,主子煎逼又一次引起公众的同情。
  威廉二世知道,若不主动和解会有损自己的形象,于是又是致电慰问,又是表示请俾斯麦到某王宫疗养。俾斯麦答曰,村夫野老有庄园三座,皇上慷慨似属多余,不过仍然感念。
  1894年1月26日,威廉二世再三邀请俾斯麦到柏林。一队近卫军护送前首相至皇宫,沿途民众夹道欢呼高唱爱国歌曲。2月下旬,威廉二世到底屈尊到弗里德里希斯鲁乡下来拜望了。
  1895年4月1日,俾斯麦八十寿辰。威廉带了一大帮骑马耍着银光闪闪的马刀前来拜寿。柏林来的人以为会见到一个心平如水的老人,哪知俾斯麦几杯下肚,肝火益旺、壮心不已地高论道:
  “有创造的生活,是从奋斗而来的。植物经昆虫进化到鸟儿,从搏击长空的鹰扑杀羊群的狼到人类都是一样,没有奋斗就谈不上生活!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论调哪儿还能找到一点耶稣基督的影子呢?”
  次后,德国一些反对放弃殖民地,要求扩张的人和反对拒俄结欢英国的人搅在一起,打出了“俾斯麦抵抗运动”的旗号。气得威廉大骂:“叛国行为,混蛋!”
  1897年圣诞节前威廉在俾斯麦生前最后一次来访。客人中有毛奇的侄儿,威廉发觉俾斯麦有话要讲,他总是在当口想方设法把话岔开。俾斯麦非讲不可:
  “陛下,您不要以为掌握了军官团就可以为所欲为,万一哪天您掌握不了呢?那时事情就可能是另外一种样子了。”
  俾斯麦的确讲中了要害。威廉的父亲和祖父在实践中的所谓指挥,不过是种形式而已,他们信赖自己的将官,老实本分地安于这种形式,他们甚至还出生入死地投入过一些血战。威廉二世却安于自欺,当别人将什么都给他准备好,并装着这些想法都出自于他的时候他很坦然。他觉得自己是名副其实的统帅。
  1898年夏,俾斯麦患肺炎,病势凶险,施魏宁格终日不离左右。
  1898年7月30日11时,俾斯麦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83岁零4个月。身后之事,俾斯麦预先都有安排。报纸公布了1890年辞呈的全文。
  俾斯麦去世时,威廉正泛舟夏天的大海上。得知消息他立即从挪威海滨返航基尔,并电告赫伯特移灵柏林举行国葬。
  翌日,《帝国新闻》报道:皇帝陛下亲临弗里德里希斯鲁,对上帝为实现德国统一和这一不朽的伟大思想而养育的义工——俾斯麦深表哀悼。
  对威廉二世,俾斯麦是至死不买账的,他的墓碑上刻的字是:“冯.俾斯麦侯爵威廉一世皇帝的忠实的德国仆人。”
  对于俾斯麦来说自己只是威廉一世的忠实大臣,而绝对不是什么威廉二世,曾经叱咤风云的铁血宰相,就这么离开了这个世界。
  当中国大皇帝陛下,得知俾斯麦去世消息后,一个人,在黑暗的屋子里坐了很久,没有人敢去打扰陛下,也没有人知道这个时候的皇帝陛下在那想些什么......(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 target=_blank></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