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纵横河山> 第524章 潜移默化

第524章 潜移默化

  刘枫慢慢地翻看着账册,而戏志才经过了最初的激动后,也慢慢的平静了下来。
  说实话,到不是戏志才没见过钱财,扬州牧府的一应税赋开销都由他调度,这百十万贯的钱财,对他来说,其实也只不过是一个数目而以。
  先前之所以会失态,也不过是以前并没有士族南下过江,现在突然而来的士族,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财力,让他有些吃惊罢了。
  “诸葛玄?”
  这时,一个名字映入了刘枫的眼睑,令得他吃了一惊。
  “他怎么也跑到柴桑来了?”
  刘枫有些疑惑道。
  “主公说的是谁?”
  突然听到刘枫的发问,戏志才抬头问道。
  “哦,我说的是诸葛玄。”
  刘枫看了一下戏志才,
  “我记得,这个诸葛玄应该是荆州刘景升的属下吧,他怎么跑到我们柴桑来啦?”
  “原来主公说的是他啊!”
  见刘枫说的是诸葛玄,戏志才恍然道。
  “主公难道忘记了,诸葛玄的侄子诸葛谨,现在正在我柴桑学院淳学?”
  “还有这事?”
  刘枫眨巴眨巴眼睛,说句实在话,这事他可还真不知道。虽然明义上,他还是柴桑学院的院首,可实际上,他已经有很久没有到学院里面去。
  “确有此事,这诸葛谨是前去年主公北上与诸侯会盟时来的学院。
  此子到也是个不可多得的年青俊杰。在院求学期间,曾多次参与官府的应召,下到各县乡去帮忙处理政务,风评具是上佳,相信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正式的给他授官下放了。
  而诸葛玄,是前段时间来投奔他的侄子诸葛谨的,并到招贤馆来应过聘,经过招贤馆的考评后,予于录用。
  鉴于他之前在荆州刘表的属下当过佐吏,所以便让他在府衙里面继续担任佐吏之职。”
  对于诸葛谨的本事,刘枫心里自然清楚,那可是后来的江东重臣!就是他的叔叔诸葛玄,若不是自己的出现,现在也应该是豫章太守才对。
  原本以为他们在襄阳,没想到竟然会来柴桑,这到是个不错的消息。
  更重要的是,诸葛玄来了,那诸葛三兄弟定能是全部在这里齐聚了,只要让他们在自己这边接受培养,经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后,将来便会成为自己的得力臂助。
  “既然是有能力的人,那就量才施用吧,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有能力胜任基层政务的人才。”
  “另外,对于落户与我扬州的民户,年龄在七岁以上的孩童,无分男女,均需统一入蒙学,若有违反者,将会被课以重税。”
  经过数年的积累,现在能够胜任蒙学的教师,已经能够做到每五到六个大村落拥有一座蒙堂的数量。
  想要将自己的治下打造成一个商业王国,大量拥人一技之长的人口是必不可少的,而想要让技术能够快速的传播开来,那么,民众的识字率就必须要提高。
  好在,现在州衙的官府并不缺钱粮,所以保障治下的孩童的入学所需,还是具备条件的,这几年来,原先的移民也慢慢地适应了官府的这个规定,现在要改变的,只是后来的移民的习惯。
  当然,这也仅限于目前柴桑的周边郡县,至于刚刚实现管辖的丹阳、建安郡,现在还没法推行这个政策。
  “我们的蒙学办了已经有六七年了,在平民中的接受程度也很高,有了本地人的示范作用,相信要推广开来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对于刘枫的全民教育的想法,戏志才以及柴桑官府的一众属僚们,从刚开始的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现在的全力支持,效果也是显著的。
  以前,官府发下去一道公文,还得必须要备有专门的人来讲读,才能够让下面的百姓知道,官府的公文里面讲的到底是什么意思,若是在那些偏僻的地方,稍有用心的人糊乱的乱说一通,也没有人知道,极容易惹出事端。
  而如今,官府若是有什么事情要公布,一道布告直接贴下去即可,那些蒙学过的孩子自然就会把上面的内容,向他们的父母宣读的清清楚楚,避免了他人的以讹传讹。
  “不过,普通民众是没有什么问题,可是,那些士族,他们都拥有自己的家族学堂,想要他们的孩子来官府办的蒙学,可能不会太容易。”
  “这也无妨,只消在后面加上一条,以后官府的官员任命晋升,需要通过科考,考试的内容,将以柴桑学院的课本上的内容为主。”
  刘枫淡淡的笑道。
  你想要自己兴家学,那也没关系,我允许你办,不过,即使是家学,也得要用官府发行的教材来。
  而柴桑官府发行的教材,与以往的那些书经什么的是完全不同的,对于自己的知识改革来说,并不受影响。
  “主公这个计策真是高明!”
  刘枫话毕,戏志才一下就明白过来了,这个政策一出,不管你去不去读官府办的学堂,都别想绕开官府所制定的文化侵袭,除非你无意于入仕从政。
  可就算你甘愿不入仕,可相比于柴桑官府制定的教材的内容的全面性,家学的局限性也是非常大的,用不了多久,就得被那些接受了官方教材的人全面的超越,彻底的沦为边缘家族。这对以家族传承为主的世家而言,那将是灭顶之灾!
  而一旦接受了柴桑官府的教育,那么,一切的习俗就都得以柴桑这边为主,若是以后投靠到了别的诸侯治下,观念的冲突将会令他们无所适从,这也能尽可能的防止才的流失。
  这,是妥妥的阳谋!
  事实也正是如此,当数日后,江北迁入的士族们基本安顿好了后,柴桑官府将这政策正式的公布,并且从秋收后开始实行时,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阻力。
  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书读,那是他们祖上积了莫大的阴德,才能修来的福份。
  而对于士族来说,虽然他们对官府的这个政策颇有微词,毕竟这样就打破了他们士族对于知识的垄断,使他们的利益受到了影响。
  可这项政策在柴桑已经实施了很多年了,他们又都是外来户,也只能够入乡随俗,随行就市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