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都市言情>大小姐的贴身家教> 第七百八十章 国学论剑

第七百八十章 国学论剑

  “这就是战国键盘双侠。前两期我讲了双侠之一的庄子,那么这一期就讲一讲孟子。
  孟子虽然被人尊称为亚圣,是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但是他跟孔子截然不同。
  如果孔子是一柄象征性大过实战性的礼仪之剑,那么孟子就是一柄赤果裸出鞘的杀戮之剑。在孟子通往亚圣的道路上,铺满了敌人的尸体。
  有杨朱学派的,有墨家的,有告子的,有齐宣王的,有梁惠王的……这些人的尸骨铸就成一条登天路,将孟子送上了亚圣的宝座。
  在儒家历代圣人中,就我个人而言其实最欣赏的便是孟子。正是这个咄咄逼人、指点江山的孤胆英雄,说出了千百年来从没人敢说的那几句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人皆可以为尧舜。
  听听这些言论,君王有过错不知悔改,那么人们就可以取而代之!这放在古代,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之言!可孟子就是这么干脆利落的说了出来。所以孟子身上天生带着一股子杀气,杀政见不同之人,杀不仁不爱之君,杀作恶多端之辈。
  如果孟子出现在玄幻影视剧中,那么一定是一位淄服高冠,手执长剑的杀儒!他的使命就是左手持剑,右手持经,为儒教杀出一片朗朗乾坤!”
  “杀儒?”一众学生听到王庸对孟子的定义,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这可是完全颠覆了以往人们对于孟子的看法,将孟子置于一个杀气凛凛之地啊。
  这节目要是播出去,指不定会招来多少非议。堂堂亚圣,被人讲的如此血腥气十足,这还是中庸温和的儒家吗?
  节目组几位成员也是有点犹豫,看着冯奎问:“冯导,王老师这样讲没问题吗?”
  冯奎摇摇头,指向台下:“有没有问题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起码学生们很喜欢听。”
  几位成员顺着冯奎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一众学生惊讶过后,随即表现出浓厚兴趣。
  他们听惯了人们对于孟子的传统定义,听惯了对于孟子的各种吹捧。王庸的说法无疑给他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大门,让他们从另一个角度对孟子有了新的认识。
  王庸心情激荡,似乎完全沉浸在了讲课中。
  其实王庸没有说谎,他最喜欢的确实是孟子。历史证明,任何文化学派的传播,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伴随着重重阻碍跟困难。
  有的人选择著书避世,留予后人评说。有的人选择“乘桴浮于海”,等待明君的召唤。
  而孟子不同,他就是满怀杀意,用鲜血跟尸骨铺出一条传道之路。
  这跟华夏当前面临的情景何其相似!远有西方文化渗透,近有东洋、韩流侵蚀,唯独华夏自己的文化像是一个面积日益减少的沙丘,只剩下小小的一块屹立在汪洋大海的包围中。
  这种绝境,靠着闭关锁国没用,指望着其他国家主动学习更没可能。只有学习孟子,用一把长剑硬生生杀破重围,杀出华夏文化的一片万里晴空!
  这把剑,王庸之前的几位国学大师已经打磨了很久,到了王庸这辈,却是差不多该见见血了!
  京华大学礼堂里节目录制进行时,另一边燕京某处演播厅里,也正进行着一档节目的录制。
  吴正权就坐在节目下面的评委席上,对着舞台上的选手点评着什么。
  而在选手休息室,张庆之一脸殷勤的端起一杯茶水,递给身边一位闭目养神的年轻人。
  那年轻人微微睁眼,接过张庆之递来的茶水,道:“张桑,你客气了。”
  话虽谦逊,脸上却始终带着一抹傲然。显然并不是真的对张庆之道谢,不过是民族习性使然。
  这个年轻人,却是来自东洋。
  面对年轻人的傲慢,张庆之非但没有一丝不满,反而恬着脸笑起来:“山下君远道而来,我作为东道主理应如此。而且山下君是千叶真昔老师的高徒,我久仰千叶老师已久,只是碍于距离遥远未曾有机会拜见。如今得见其徒弟,也算了却一桩心愿。”
  如果王庸在这,一定会大吃一惊。
  因为张庆之话里提到的那位千叶真昔,是东洋国赫赫有名的汉学家。在整个东洋国的学术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称得上泰山北斗。
  千叶真昔教出来的徒弟遍布政商两界,虽然千叶真昔本人没有什么官职在身,可他手下徒弟组成的势力网,却让东洋所有人都忌惮不已。
  如果说山口组初代目山口春吉是东洋地下势力的教父,那么千叶真昔就是东洋文化界教父级的人物。
  他的地位,比王庸爷爷王鸿瑾在世时还要高,还要受人尊崇。
  而现如今,他的徒弟却远渡重洋来到了华夏,跟张庆之坐在了一起。
  看模样,似乎这个叫做山下智的人也是来参加节目的。
  果然,山下智轻轻啜了一口茶水之后,悠悠道:“这次事情如果顺利,我自然会引荐张桑与老师见面。”
  “必须顺利!千叶老师这种大师教出来的徒弟,水平肯定弱不了!参加一档综艺节目而已,不说一路横推吧,反正不可能有人阻挡得住你。连我的导师吴正权教授,也对你的国学水平大加赞赏呐!”张庆之拍马屁道。
  山下智呵呵一笑,眼中闪烁着淡淡轻蔑之意。
  张庆之的话正是他心中所想,他受召于某位神秘人士,前来华夏参加这么一档根本上不得牌面的节目。虽然那位神秘人士并没说用意,不过他也猜出来几分。
  接下来的节目他只需做到一件事就行。
  那就是——血洗所有参赛选手!
  “行了,张桑。差不多到上场时间了,我们不适宜再待在一起,不然被别人看到容易穿帮。等上台后我会适时释放信号,你只需按照信号行动便是。”山下智挥挥手,开始赶人。
  张庆之“哎”一声,走出了山下智的房间。
  山下智看着张庆之背影消失在门口,嘴角泛起冷笑。然后拿起茶几上一张狰狞面具,戴在了脸上。
  面具形象丑恶而恐惧,正是东洋三大妖怪之一的大天狗。
  而山下智的右手中,也多出来一把诡异的兵器。
  看造型,像极了东洋那把充满诸多梦魇传说的妖刀村正。
  装扮好之后,山下智起身离开休息室,走向前场舞台。
  而关闭的休息室门上,赫然贴着四个大字。
  国学论剑。
  ……
  京华学校里,王庸的讲课也进行到了尾声。
  虽然没有上次的全息投影技术,没法营造出华丽的场景。但是在场学生还是听得津津有味。
  王庸用他独特的讲课方式,将孟子剖析的无比清晰。
  就像是一位最顶尖的生物学家,将孟子整个人切片,放到了显微镜底下呈现给众人。
  这种深层次的东西,以浅显直白的面目摆在了所有人眼皮子底下,想看不清都难。
  “王老师,时间差不多了,可以收尾了。”冯奎通过耳麦告诉王庸。
  王庸将手中粉笔轻轻一丢,道:“最后,我想邀请诸位同学畅想一种场景。”
  “什么场景?”学生们询问。
  “如果庄子跟孟子相遇,两人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两人都生于战国中期,两人去世的时间也非常接近。两人也都喜欢骂人,能言善辩。一个擅长天马行空式的辩证,一个擅长咄咄逼人式的反讽。同样是那年代惊才绝艳的天才,也同样是落寞不得志的悲情英雄。
  唯一可惜的是上天好像故意一般,让距离不过几百里的人未曾产生过交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遗憾,也是一处历史的留白。
  空出来的那片画纸,可以任由我们去想象。
  如果历史进程改变了,他们恰巧相遇了。会怎样呢?”王庸缓缓说道。
  台下京华学生们则凝眉思考,显然都对王庸这个畅想产生了兴趣。
  是啊,庄子跟孟子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相遇,到底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而许多人还没思考出来,就听一个人举手说话了。
  却是尹夏。
  尹夏虽然年龄小其他人几岁,但是思考问题的速度丝毫不比这些京华学生差。
  “荀子曾经这样点评各家学派: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势而不知智,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我觉得荀子对庄子的点评极为到位。
  庄子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浪漫幻想,但是却忽略了人世实际状况的人。
  相反孟子,却有着清醒而明确的认知。假如孟子真的遇见了庄子,肯定会大为鄙夷的看庄子一眼,说:明明有满腹才华却只知睡觉做梦,这种人活着简直浪费粮食!
  而庄子呢,则会睁开眼懒散看孟子一眼,然后换个方向继续睡觉。两人本就该跟历史安排的一样,不会产生交集。因为两人根本南辕北辙,走不到一块。”
  “不错。”王庸赞赏的看尹夏一眼,夸赞道。
  “录下来没?千万别漏了!”另一边冯奎兴奋的指挥摄像大哥,生怕漏了这么有话题性的一段。
  “尹夏变身学霸,秒杀一众京华高材生”。
  光想想这个标题就让人激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