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血战旗> 第四一八章 援军在那里?

第四一八章 援军在那里?

  大衣从双肩抖落,曾一阳稍微调整了一下坐姿,靠直了上身,眼神看向肖龙。
  “首长,2师郑师长急电,根据其侦察部队获得的消息,日军27旅团已经在昨日对绥化发起了进攻。下午,就攻破了城门。但奇怪的是,日军似乎并没有拿下绥化。”
  “郑兴国有没有日军派出部队拦截他的2师增援绥化?”
  “这倒是没有,不过2师现在还在兰西境内,留下了骑兵营袭扰日军的补给线,而主力正在急行军,最多2个小时就会抵达兰西和绥化的交界区域。”
  “小孤山?”
  “没错,正是小孤山。日军想要拦截我军绥化的增援部队,其实最大的用处是保证其后勤线路的通畅,小孤山边靠中东路铁路绥化至齐齐哈尔段,战略意义重大,日军不可能将这个点也放弃。”
  “你给我拟一份电报,命令郑兴国不惜一切代价牵制小孤山守敌,如果发现对方骑兵部队袭扰,想办法歼灭日军的这支机动力量。”
  “是。”
  肖龙脸上带着不可思议。他想不透城门都破了,但是却能守住城市,这样的奇闻在抗战以来还是第一次发现。
  尤其是对华北战场,以运动战和游击战为主要大打法的部队来说。城市攻坚战本来就是非常陌生的科目,尤其是城市巷战来守卫城市的打法,更是第一次出现。
  就凭借这一点,古敬生不愧为曾一阳看重的团级军事干部。
  其能力在这次绥化保卫战中,更是突显了出来。
  肖龙见曾一阳并没有急着表态,反而是一副沉思的摸样。这时,存在他心底的一个疑问再也藏不住了,像是自言自语道:“奇怪的是古敬生并没有请求增援,绥化虽然城破,但日军27旅团需要派出阻击部队,余下的兵力也不可能将绥化围的死死的。真要想送出情报,也应该不难。”
  “奇怪吗?”曾一阳的眸子忽然闪光一样亮了起来,深邃的眼眸中,带着智慧的光芒,这一刻他才是这支部队最可靠的领路人:“22团固守绥化3天是我下的命令,而且这个命令有一定的深意。”
  “什么深意?”
  “所有的团级干部中,只有古敬生在专门研究城市攻坚战。我看他很有眼光,是该获得磨练的机会了。”曾一阳回想起一年前的一幕,有些感慨。当时1纵刚进入北满,教导队的学习也是断断续续的,自主性很强。说白了,就是想学什么都可以,就是没人教,自己琢磨。
  行军。
  打仗。
  处处都是学问,这期间就有不少军事干部琢磨出了不少点子,有的是异想天开,不过确实有些闪光的点子。不少的想法都是现有装备下无法达到的,但有些还不错,古敬生的城市攻坚争夺战中,就有利用城市内狭小复杂战场,从战场的左右前后延伸,变成上下结构的防御体系。
  想要攻克一座储备了大量的粮食和弹药的城市,并且城市内的工事完善。
  别说一般的日军守备部队,就是精锐的野战日军部队都无法讨到好去。
  古敬生这个指挥员刘先河是有些影像的,在教导团中,另类的指挥官很多,一种活泼又严肃的气氛在其中酝酿,总能出几个不一样的人才。活泼是个人见解和研究的放开,而严肃就是严格的军纪。
  刘先河呵呵笑了几下,舔着脸回忆道:“古敬生我倒是打过几次交道。一次是在进教导团的欢迎会上,他代表新入选的一百多基层指挥员发表了很有意思的演讲;之后就是处分,老谢应该清楚,这小子绝对不是让人生省心的家伙。”
  “每次战术演练,他都申请进入防守一方。然后放言道……打我吧……”谢维俊苦笑着摇头道:“这样的指挥员想要让我忘记都难啊!不过那是在战术推演课上,周围的都是战友,大家模拟的兵力也差不多相当,最多悬殊也不会超过二倍。但日军27旅团可是一个大家伙,我不知道这小子……”
  “现在关键是援军,牡丹江军区警备旅需要4天的行军抵达绥化,而2师想要从兰西快速的抵达绥化可能不大。高品彪肯定会派出一支部队作为拦截部队,这只部队的人数多少,战斗力如何,机动能力怎么样,都是一个未知数。”
  谢维俊说的是最现实的东西,日军派出部队防御其后方的补给线,这不稀奇。
  任何一支部队作战,其补给线和撤退路线都是非常重要的考虑范畴。
  而日军军官的教育,虽然有僵化的一面,但几乎说有的日军高级军官都是军备参谋的背景,在行军中很少犯一些低级错误。高品彪能够坐稳27旅团的少将旅团长。其能力上毋庸置疑,而且他还不是想喜多诚一那样上面有人的军官,是需要靠着一步步自己走上来了。
  丰富的从军经验,让高品彪棱角分明的性格中更多的是谨慎和筹谋。
  以前每有大战,刘先河总是最紧张的一个,至少在司令部内就是这样。虽说他的职务是政治部主任,但更多的是担负地方工作,根据地建立之后,一层层的机关铺下去,都需要他身体力行。
  可以说,刘先河的工作是为大部队后勤保证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粮食,兵工厂的生产管理等等,都需要他关心。
  但这次例外,武器弹药储备本来就充足,而第一季的夏粮纳上来之后,部队的粮食问题也基本上解决了。
  心情自然没有以往的焦虑情绪,加上对作战指挥他一般都是不太会发表意见,也不知道他到底是精通还是不懂。总之,刘先河是一个很本分的人,只着眼于他分管的工作。
  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其他的工作也有人做,他相信别人做的不一定会比他差,自己要是胡乱发表意见,会给战友带来困扰。
  随军以来,刘先河大部分时间还是在筹备曾一阳给他划的一个蓝图的基础上,准备一个可行的方案,建立一个完全可以和关东军对峙的根据地,一旦曾一阳在军事上办到了,那么东北的抗日局势将是关东军和抗日义勇军分庭抗礼的局面。
  要是人口充足,就东北这片黑土地上生产的粮食,比拥有三千万人口的关中平原的都要多得多。
  一个完整的大后方体系已经建立了起来,而后勤补给也达到了部队最佳的状态。尤其是弹药的储备也能足够支撑大部队连续作战。有了这么多的便利,不打一场大战役,将根据地周围的威胁减缓,甚至消除,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
  尤其是中央发来的电报,一再要求曾一阳用一场大胜来鼓舞抗日军心、民心。
  在西南大后方的种种不利消息,将在西北的中央政府逼到了舆论的悬崖边上。一旦东北反攻作战失利,到时候国民党肯定会以此为借口,将很多在华北的抗日根据地收回中央军控制。
  一场酝酿已久的反攻高潮也将被拉开最后的面纱,露出其狰狞的本质。
  此战的关键就在绥化,绥化的关键却已经像是要走到尽头。
  1营的夜间突袭并没有将高品彪炸死,反而他在副官田中的保护下,扑到在地上,匆忙之间他的手臂压在地上的砖块上,出现了轻微的骨折。
  以至于高品彪出城之后看副官的神情都是怪异的,如果他当时不趴下,在围墙外爆炸的手榴弹根本就无法伤到他。而掷弹筒的攻击除了开始的两发在其周围发生了爆炸,其余的都是在后院爆炸。
  伤了几个参谋,有一个倒霉卫兵被房顶的木梁砸在脑袋上死了之外,损失的不过是一部电台被砸坏而已。
  也正是因为这次突然袭击,让高品彪不得不下令旅团部撤离绥化城,放在城外的开阔地带。而步兵也在攻击无果下,撤离了绥化城内。
  这座关东军并不陌生的城市,在其失去了控制之后的半个月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变化对日军来说简直就是噩梦。
  一个个城市堡垒的出现,对手还在城市街道内设立了小规模的突击小队。专门对准日军的迫击炮部队,双方在城市内的斗智斗勇,最后以日军的不适应而告结束。
  随后的一天里,日军干脆用其庞大的炮群说话。
  炮弹像是雨点一样的落下绥化城内,日军航空兵也用轰炸机投下了大量的炸弹,其中包括数量不少的燃烧弹。仅仅一天,绥化城内大片的房屋被烧毁,22团原先布置的不少阵地都因为周围环境出现斗转的变化,而暴露了出来,不得不选择放弃。
  日军的炮兵阵地距离绥化城墙足足有四五公里,即便古敬生对日军的这种赖皮打法颇有怨言,但他也无计可施。
  部队出城偷袭,完全是去送死。
  本来手上的兵力就不足,要是再有所损失,绥化肯定保不住。
  而日军呢?
  完全回归到了鬼子千年不变的战术中,炮兵轰,之后就是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人数和武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27旅团的进攻显得异常的犀利。
  而22团的伤亡也随之上升,仅仅第二天,在城墙边上,部队就伤亡了400多人。
  距离任务还有一天,可是22团能够守住绥化吗?
  “团长,小鬼子的炮弹太缺德了,等晚上让我们营去偷袭鬼子的炮兵阵地,把这些铁管子都炸了。”1营脸上污迹斑斑,成了一张大花脸,但高大的身材,和火爆的脾气让他显得更加的彪悍。
  “不许去。”古敬生沉着脸说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