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612节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612节

  不知道此时此刻,后世的父母会不会在思念自己。
  爸、妈,朕…我想你们了。
  行猎回来,将所获得的战利品一如既往扔到后宫烹食,朱由校回到西暖阁,还没来得及脱下那身盔甲,就听到王朝辅一旁急匆匆上前。
  “皇爷,您可回来了,陕西出事了。”
  朱由校坐在九龙御座上,听他继续说道:“白水农民王二、种光道等人率领饥民聚众造反,冲破县衙,杀了县官和师爷。”
  “白水县聚齐的饥民越来越多,前后几日的功夫,已有数千人了,再不处理,恐声祸患。”
  是得处理,而且要慎重处理。
  这是第一次由地方百姓自己组织的“起义”,朝廷是招安还是清剿,也牵动着整个天下其他百姓的心。
  王二,是明末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农民军领袖,其地位和秦末的陈胜一样,就连王嘉胤、高迎祥后面也都是跟着他到处转战的小弟。
  朱由校知道王二会在这个时候造反,也知道他是为什么造反,本以为自己已经下旨取消苛捐杂税,这事就能避过去。
  看来,还是低估了明末这时候天灾的惨烈程度,还有下面那些贪官污吏欺压良善的手段。
  日本已经签订了“江户条约”,割让大片领土给明、西、荷三国,国外形势一片大好。
  现在是时候将目光转向国内,收拾一下这破碎的旧山河了。
  朱由校一向是个要做就做彻底的性格,想到这里,干脆也不脱盔甲了,拿起御案上的宝剑,抬脚便走。
  “陛下,干什么去?”
  “传旨陈策,随朕去陕西!”
  第八百三十六章:和平招抚
  朱由校说走就走,圣旨下发到勇卫营总督陈策那里,勇卫营一万余人,也很快跟着动了起来。
  现在的勇卫营,早已经不是刚刚建立时的那样了。
  勇卫营历经两次扩建,自九边精锐选锋一万余人,下设火器营、辎重营、阵战营、骑兵队。
  在盔甲、军械的优先级别上,勇卫营是高于京师三大营和九边边军的。
  王恭厂爆炸以后,正在重建,撤销了以太监作为的厂监职位,改隶于军器司,由军器司派遣经验丰富的火器专家负责管理。
  产出的火药、军械,会直接被送往勇卫营,勇卫营挑选以后,才会被送往九边,继而才是其它卫、所。
  除此以外,勇卫营在京郊也配备了专用的养马场,拥有一万多匹从蒙古进贡或是购买来的良驹。
  这次因为事出紧急,勇卫营全员都跨上战马,总计一万余名骑兵,两万多匹战马,自永定门奔出京师,直奔陕西省白水县。
  陕西,明末天灾最为严重的一个省份,其次便是山西、湖广、河南、山东,这中原五省,都可以说成是天灾糜烂的重灾区。
  进入天启七年,小冰河期引起的天灾已经愈发严重。
  自天启六年十一月起,整个陕西久旱不雨、草木枯焦、赤地千里,无论朝廷发下多少的赈灾物资,都是杯水车薪。
  天灾的力量远大于目前朝廷所能赈灾的极限,因此虽然大明的国际形势日益强盛,内部却依旧是矛盾重重。
  到现在为止,陕西省大部已经连续数月没有一滴雨水,二月初,白水县又起了蝗灾,以致田亩荒芜、颗粒无收,饥民外逃、饿殍遍野。
  这样的情况下,饥荒更加严重。
  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眼下陕西境内疫病流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死人,饿死的、病死的,被官府催逼死的,就连游医都不愿再去。
  百姓死毙愈多,人人迁怒,欲反官豪,以求生路。
  白水县,更是整个陕西糜烂最为严重的地区,“草木尽,人相食“,农民“皮骨已尽,救死不瞻“。
  尽管朱由校已经在天启元年取消了课税及杂税,并且用在赈灾上的开支在逐年增加。
  户部上奏称,这些年下来,朝廷用于赈灾和安置流民的花销,到天启六年年底已经和军费处于持平状态。
  如果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赈灾的开支会在今年超过军费。
  但事实证明,人心不足蛇吞象,就连人头滚滚的洪武一朝都有无数的贪官污吏前仆后继,何况是现在这天启一朝。
  朱由校发现,除非是厂卫直管的赈灾形式,其余各地所有的赈灾物资几乎都会受到层层剥削,地方官府仍然有很多在无视朝廷的规章制度,铤而走险,巧立名目。
  征收苛捐杂税,滥用职权,这种事在如今已经是屡见不鲜,而且愈是职小位微的官吏,催逼百姓愈甚。
  而无知小民,遭受到这种不公正的待遇,绝大多数都会迁怒于朝廷的无所作为,当今皇帝的酒池肉林。
  由于一行人全部都是骑兵,自京师而出,一路疾行,离开畿辅只用了三天两夜。
  三月十二日,总算是抵达了白水县的县城外围。
  “陛下,这里就是白水县了!”陈策一旁说完,朝周围下令道:“先派人到城中探听情况。”
  “是!”
  话音落地,一名勇卫营骑兵拍马而走,直奔城中。
  白水县据称已经被造反的饥民占据,陈策担当护卫皇驾的任务,不得不谨慎行事。
  事实上,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便是在这里和饥民打一仗,平定局面。
  以勇卫营的战斗力和军械配备,攻下一个被饥民占据的县城,简直跟喝水一样容易。
  当然,这是众人最不想见到的情况。
  毕竟白水县的这批饥民,也都是活不下去了才造反,现在这个年头,地方上都是个什么样子,他们心里也都很清楚。
  这次天启皇帝亲自下来,很显然就是为了改变眼下的局面。
  朱由校一手牵住马缰,极目四望,在白水县城的城头并未发现任何一个站岗值哨的官兵。
  白水县城一点儿也不大,甚至在北方五省县城中都是相当小。
  城墙全由夯土所砌,仁宣之后一些重要城镇开始将土城墙改建为砖城墙,白水县由于地处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被划入这一行列。
  但是改建全国城镇的工程耗费实在太过巨大,仁宣二朝过后,正统前后便是停工,其余历朝也都是修修停停,至今也没修到白水县。
  现在朱由校看到的白水县城,还只是一座夯土的小城,城外一片空旷,一看就是个穷困潦倒的小地方。
  很快,前往城内探查的骑兵返回。
  他在马上抱拳说道:“陛下,城内饥民以王二和种光道为首,听闻王师前来,愿意放弃抵抗!”
  陈策蹙眉问道:“此话当真?”
  见那骑兵点头,他转头说道:“陛下,还是令这两个造反的饥民头子出城见驾比较妥当。”
  朱由校点头,说道:
  “那就这样吧,派人再进城。召王二和种光道出城,告诉他们,有何冤屈,朕这个大明的天启皇帝,可以替他们做主!”
  那骑兵点头,继而转身,再次奔驰进城,卷起阵阵烟尘。
  见他离开,朱由校骑在马上,远远扫了一眼城头,眉头紧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不多时,城头开始出现一颗颗人头。
  大量的饥民扶老携幼来到城墙上,很快引起了勇卫营的警觉,现在的勇卫营列阵以待几乎成了兵士和军官下意识的行动。
  用不着陈策和朱由校下令,勇卫营的一万余人便是结成了守御阵型,鸟枪手小跑着来到前排,上好了子药。
  见到城外这支整齐划一的军队已经准备进攻,城头立时传出惊呼和大声喊叫。
  饥民们都看得出来,这支盔甲鲜明的军队就是皇帝身边著名的勇卫营,战斗力比九边的边军还要强,根本不是他们所能抵挡的。
  许多女人尽管十分害怕,但还是转过了儿女的脑袋,不想让他们看见这一幕,城头甚至传出了“呜呜呜”的哭声。
  这个时候,起初进城的那名勇卫营骑兵带着两个人走了出来,正是这几千饥民的为首者,王二、种光道。
  两人也都没想到,这件事会引起这么大的震动,居然把皇帝都惊动了,亲自来白水这个穷困的小县。
  王师抵达城下,二人也根本没什么抵抗的心思,因为那无非是带着这些人去送死。
  二人走到朱由校身前,对视一眼,然后纷纷下跪行礼。
  第八百三十七章:死罪可免
  种光道再也没了面对官差时的豪横意气,王二也是战战兢兢杵在原地,两个人都被眼前这股阵仗吓住了。
  他们从未见过装备如此精良的官军,精良到让他们认为这根本就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军队。
  勇卫营的每一名官兵,全身上下都被盔甲所包裹,手中紧紧握着钢枪,只能透过铁盔,看见一张张没有任何表情的冰冷面孔。
  这般肃杀的气氛,令两人不寒而栗。
  至于说下跪,这完全是自发无意识的行为,直到朱由校悠悠开了尊口,才是把他们忽然间拉回现实。
  朱由校一手拉着马缰,自上而下俯视道:
  “朕在紫禁城,听见白水县有人造反,直接带着勇卫营就来了,知道朕来这里做什么吗?”
  两人这才明白皇帝对此事的看重,然后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
  “朕是想来看看,是谁的胆子这么大,敢造大明,造朕的反!”朱由校说着,眯起眼睛。
  一旁的勇卫营总督陈策也冷哼一声,但是没有说话。
  王二鼓起勇气,咬紧牙关,说道:“陛下在上,请容草民解释!”
  “讲吧。”
  “谢陛下!”王二如蒙大赦,佝着身子,“一切的起因,皆为这白水县衙征收占地税,还要拿我们的地契抵税。”
  种光道这时也道:“是啊陛下,若是能活得下去,谁愿意聚众冲击县衙啊,还望陛下明察!”
  “胡扯,朕不是在天启元年就取消一切苛捐杂税,并且免赋三年了吗?”朱由校脸上满是不相信的神色。
  王二急于自证,说道:
  “陛下若是不信,就请去问问这白水县全县的百姓,草民说谎,总不会全县的人都帮着草民说谎,蒙蔽天威吧!”
  朱由校想了想,点头说道:
  “种光道留在此处,你回去叫他们放下刀兵,出城详细禀明此事,如果确系为真,是地方官府征收课税,朕一定还你们一个公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