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127节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127节

  “非也、非也——”
  “老奴这一辈子,什么也不会,就只知道如何为皇爷分忧,好好儿地侍候皇爷。奏本这么高深,老奴可不会奏。”
  魏忠贤摇头晃脑地道:
  “老奴不是想添乱,却是正旦节就要到了,外朝的中极、建极、皇极三大殿遭了两次火灾,快三十年了,一直没有重修。”
  “那副景象,不管谁看了,都觉得大明朝似乎已是夕阳将落、暮气沉沉,人心涣散。”
  “这还是奴婢,四方藩国、地方官员和进京的士子、百姓,看到后心中又会作何感想?”
  “老奴觉着,三大殿是大明朝的门面,坏到今日这个地步,已不可再用,不能再拖着不修了。”
  “何况,若想恢复视朝,三大殿也是非修不可,诸公觉得呢?”
  第一百六十五章:劳厂臣多费心
  这话似乎有些道理。
  三大殿不修,皇帝就一直有借口不恢复视朝,文官们议论一阵,先是由崔呈秀出来说道:
  “既要重修三大殿,莫不如动工把整个紫禁城重新修缮一遍。”
  “整个紫禁城?”韩爌看他一眼,冷哼道:
  “修中极殿的耗银,就要一百多万两之巨,这还没算建极、皇极二殿,再加上紫禁城,朝廷出得起这些银子吗?”
  话音落地,众人不约而同都将目光放到户部尚书赵秉忠身上,搞得后者也是喉头一紧,不得不站出来。
  这位户部尚书出身官宦之家,从属浙党,却不是东林党人,其父赵僖在万历一朝官至礼部右侍郎。
  赵秉忠幼时被称为神童,万历二十六年殿试,为一甲第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便是俗称的“状元”。
  早先,浙党首辅方从哲致仕,叶向高进位,东林众正盈朝,魏忠贤因朱由校刻意纵容,在朝堂之上大肆培植亲信。
  浙党、齐党等纷纷投奔“阉党”,赵秉忠时任礼部侍郎,私会魏忠贤,赠送山水名图,因而得后者举荐,天启元年三月时升任户部尚书。
  谁都知道,这重修三大殿及紫禁城,是个浩大的工程,耗费甚巨不说,没有三、五年也根本下不来。
  对赵秉忠来说,如今户部的财政状况,虽然有了关税的补缺,却依旧是入不敷出,根本拿不出银子支持动工。
  问题就出在这里。
  他赵秉忠知道的,皇帝和厂臣会不知道?
  这些年来,东厂查抄东林书院、变卖土地,还有查抄叶向高、王之采等人府第获得的巨额银两,都去了哪里?
  赵秉忠将户部库房看得很紧,反正这些银子一毛都没进国库,怕是三七分账,全都被皇帝和阉党瓜分干净了。
  内帑皇家私银,谁知道有多少?
  而且赵秉忠还觉得,这三大殿什么时候不走水,偏偏在皇家夜宴的当晚着火,皇帝还醉得不省人事。
  这事虽然完全联系不到一起,可回想起来,仍觉得有些蹊跷,会有这么巧?
  简言之,皇帝支持厂臣,在大内进行一个大工程的意图,已经很明白了。
  既然皇帝和厂臣都已经决定,自己这个户部尚书,也就没必要杞人忧天了。
  想通这些,他再没什么顾虑,坚定道:
  “臣以为,厂臣说的不错,再过十几日就是正旦节,四方藩国入京,见到这样的紫禁城,会令我天朝威望大打折扣。”
  “此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事!”
  这赵秉忠明显是和魏忠贤穿了一条裤子,户部尚书都这么说,众人也就再没什么好议。
  这时,朱由校想了一会,说道:
  “满朝文武、也就厂臣能在这种时候提出来,朕觉得,还是厂臣忠贞能干,有头脑、有心计。”
  “这般大的工程,除厂臣以外,怕是没别的人选了。”
  “陛下圣明,不过这非是奴婢有什么头脑,只是敢说一些常人不敢说的话罢了。”
  魏忠贤连忙摆手,眯眼笑着,又是一通猛拍马屁:
  “陛下有魄力,是千年不遇、万世不出的圣主,诸位都想想,那三大殿为祖宗基业,煌煌天朝之象征。”
  “为何近些年来,诸藩国有些已经不来进贡了,就是因为这三殿久未修复!”
  “陛下聪明盖世,文能吟诗作赋,武可拨乱反正,没事去南海子狩个猎,都能一发中的。”
  “老奴觉得,不是陛下要修三大殿,而是三大殿一直在等着您去修…”
  “中兴之主,修复、传承祖宗基业,也是合情合理呀!”
  说起拍马屁的功夫,老魏称第二,这满朝文武,怕是没有人敢称第一。
  这种当着所有人面吹牛皮还能脸不红、气不喘,如履平地的功夫,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穿越来一年多了,各种马屁都被少听,今日魏忠贤一发力,朱由校还是被夸得晕乎乎的。
  却见他面色不动,微微一笑,道:
  “朕小时候倒曾立志,做一个中兴之主,也想过有朝一日,修复破损的三大殿,所以宫中才会有《贞观政要》这本书。”
  “不过朕却没想过,这些想法之间能有如此之多的联系。今日经你一说,朕倒是觉得,这三大殿非修不可了。”
  魏忠贤拱手道:“陛下一定能修好三大殿,不负上天所托,亦不负祖宗之愿。”
  “老奴觉得,今日就该定下此事!”
  听到这,韩爌蹙眉道:“如此大的工程,今日就要决定?”
  “不然呢,话都已挑明说了,还用得着浪费时间再议?”魏忠贤看过去,冷笑道:
  “陛下既然强按牛头,赶鸭子上架,老奴也不会退缩下去,就迎风而上、激流勇进,接了这份吃力不讨好的差使。”
  “不过…老奴只是内臣,顶多算个厂臣,陛下还须在外廷找一位能臣,专督三殿之工。”
  朱由校一直等着这话,顺势问道:
  “厂臣的建议呢?”
  魏忠贤恭恭敬敬,道:
  “禀陛下,此人该是阁臣之一,出身干净,省的再让某些有心之人,说奴婢把控了三殿之工。”
  半晌没说话的崔呈秀忽然道:“王在晋如何——”
  听了这话,殿内又是议论开来。
  这王在晋,的确是能让东林党和阉党都能接受的人选,他出身东林,旧有清正之名,也并没有和魏忠贤走的很近。
  西暖阁两名值臣,顾秉谦多数时候,都是个充数打酱油的,而王在晋最受天启皇帝器重。
  阉党第一爪牙崔呈秀,狗嘴里总算是吐出一颗象牙。
  万历四十八年时,朝廷曾委任王在晋直隶总督一职,专事查访京畿各处库房的存银、存粮,就连锦衣卫都暂时受其调动。
  直隶总督没过多久就被裁撤,王在晋却因功入阁、参预机要,几月之后,又与顾秉谦为第一批西暖阁值臣。
  这种升迁速度,简直凤毛麟角。
  “行,陛下说行他就行,不行也行。”
  让韩爌等东林党人意外的是,魏忠贤没有反对,十分恭顺。
  “除了前三殿工,朝廷内外也的确还有不少事儿要做,清理邪党和查封东林书院,办的怎么样了?”
  朱由校轻飘飘问出这话,却是将满朝东林党人的仇恨一齐带动,刷刷看向魏忠贤。
  后者早就熟悉了这样的眼神,一副司空见惯的模样,脸皮厚度,堪比城墙。
  “奴婢年前逮了汪文言入狱,这家伙嘴很松,没几天就招出河西巡抚李若星,曾贿赂他五千两银子。”
  “李若星正在押解入京的路上…”
  “可奴婢觉着,汪文言一事,是个大案,当抓紧办理,不能松懈,看看里边儿究竟还藏着多少见不得人的事儿。”
  朱由校收了笑容,起身道:
  “厂臣就多费心,把汪文言一案和修三大殿一块办了,朕对你放心。”
  不知怎的,魏忠贤心下一紧,仍旧面色不动,高喊道:
  “奴婢恭送陛下回宫!”
  第一百六十六章:壬戌历法
  魏忠贤拿下了三大殿的工,又借汪文言一案,牵扯出了河西巡抚李若星。
  看他这意思,是想把汪文言案办成可比三大案的大案。
  很多人都不明白,大明朝的国库早就空了,魏忠贤还撺掇皇帝动了这么一个大工,资金周转得过来吗?
  阉党干的那么起劲,东林党人却只能瞪眼看着,毫无作为,也没什么办法行掣肘之事。
  《京报》第一期一经发行,就在全国引起热潮,他们的舆论地位也遭到冲击。
  舆论权是东林党的根本,当根本都受到动摇时,东林党人也顾不上别的,开始四处奔走,联络同道中人,结社自保。
  一时间,云间几社、香山同社、浙西闻社,等民间文社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破土而出。
  这天,是大明朝廷颁行该年历法的日子。
  对各地百姓来说,这是个大日子,都在嗷嗷待哺,等待着新历的降世。
  这样重要的场合,朱由校按照惯例御殿,亲自颁历。
  “臣等参见皇上万岁、万万岁——”
  文臣由内阁首辅韩爌牵头,武勋则跟在英国公张维贤身后,入殿列班朝贺,山呼万岁。
  这种场合,朱由校是又爱又恨。
  爱的是这种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感觉不要太爽,恨的是,朝会上根本不会真正处理什么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