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龙啸大明> 第233节

第233节

  这时吴三桂才知道商家军善用火器之名,确实不是虚传,正好阿济格的命令也到传到了他手里,吴三桂虽然不甘心就这么放弃进攻扬州,但一来是扬州确实难以攻下,继续强攻,只会损兵折将,消耗自己的兵力;二来以自己现在的力量,还不足以和清廷发生正面的冲突,因此正好也可以借这个收兵撤回庐州,布置南渡的事务。
  一路支援南京的人马尚可喜郄阿济格现在南京也是度日如年,十分着急,一连又下了二道催令,催促吴三桂尽快渡江作战。因此吴三桂也立刻下令,征集船只,分从江浦、和州两地渡江,准备进入江南作战,当然在庐州也留下了足够的兵力驻守。
  ————————————
  商毅接到了报告之后,也松了一口气,把吴三桂部吸引到江南战场来,也算是可以缓解一下江北战场的压力,虽然淮安失守,使商家军的山东和江北两个战场彻底断开,但因为商家军现在己在使用飞鸽传书,又有海路可通,因此实际的影响力并不算大,而且淮安失守之后,第二军可以全心全意守卫扬州,不仅缩短了自己的战线,同时吴三桂部南渡之后,清军在江北的兵力要减少近半,而且现在还必须又要分散一部份兵力驻守淮安府,也有利于商家军下一步对江北战场的清军进行逐个击破。
  不过虽然商家军伏击尚可喜部取得了胜利,但只是延缓了一下尚可喜部东进的时间,现在尚可喜部仍有五万左右的兵力,迟早还会东进,而且有了上次中伏的教训之后,他一定会小心谨慎,想再次伏击他,恐怕就不容易了,再加上吴三桂部渡江之后,江南战场的压力就会明显增加起来,因此以后的战局,依然不会轻松。
  但这种局面也基本在商毅的预料之中,首先吴、尚二部人马进入到作战状态,还需要一段时间,另外下一阶段自己将退回到浙江作战,而战线将会缩短一些,清军的战线却还会进一步拉长,自己就可以从长江突袭,深入清军的后方作战。因此商毅看着地图,南京、太平州、和州、庐州、池州、安庆府,甚致是湖广,这些长江两岸的地方,都可以是商家军袭击的目标。
  而就在这时,商毅忽然灵光一闪,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商毅的头脑里成形。
  商毅知道,在另一时空的1947、1948这两年里,当时的天朝太祖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军事局面,因此他曾经提出过一个大胆的计划,派遣十万左右的军队渡过长江,在江南地区建立二到三个根据地,一方面是在对手兵力空虚的后方插上一刀,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战火燃烧到敌的后方,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但这个计划最终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执行,而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太祖在江南地区还缺乏民众基础。
  而商毅所面临的局势,和当时颇为相似,都是面对着敌人咄咄逼人的攻势,形势十分严峻,而敌人的兵力也同样过于集中在双方的交界地方,后方十分空虚,如果在这个时候,派遣一支军队,逆江而上,在湖北一带建立起一个敌后作战区,一定也能够打乱清军的布置。
  从地理上来说,湖北地区才是中国真正的中心地带,四通八达,易攻而难守,由其是在东北一带,就是后世著名的大别山区,地势险要复杂,就是出动十万大军,也难以全部驻守得住。因此如果有一支人马以这一带山区为根据地,以游击战的方式,四面出击,不断打击搔扰清军的后方,一定会让清军十分头疼,从而也可以大大减轻浙江战场的压力。
  现在商毅占据着长江下游的入海口,而湖北地区位于长江中游,而且商家军在水面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双方不仅能够互相呼应,同时也可以使湖北地区的商家军从浙江获得补充,另外如湖北地区的商家军果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也可以比较方便的把他们接回浙江来。
  另外在民众基础方面,商毅面临的局面到是要好得多,因为在当初刚刚南下的时候,商家军曾在湖北驻扎过几个月,在当地的名声相当不错。而且在这个时代,满清是地地道道的异族,商家军不仅是汉族的军队,同时也代表着大明朝廷,再加上商家军一惯的群众政策,因此商毅也相信,只要是军队一到,应该能够很快就得当地民众的支持,站稳脚跟。
  当然这也确实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实,弄不好全军覆没都有可能,而且现在仅仅只是商毅的一个构想,想要俱体实施,还是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才行。同时执行这个计划的人选,也要好好斟酌一下。好在是现在还有时间,可以让商毅来慢慢思考。而目前的当务之急,是阻击吴三桂的渡江人马。
  虽然吴三桂的人马渡江作战,是商毅已经准备好了的,但这并不表示就会轻易的放吴三桂渡过长江,商家军在水面上的优势可不能白白的浪废掉,因此趁着吴三桂渡江的时候,袭击他的渡江船队,不仅可以先消灭一部份吴三桂的兵力,另外也可以拖延一下吴三桂渡江的时间,使自己能够有便多的时间准备。就像是伏击尚可喜一样。
  因此商毅得知吴三桂的人马在江浦一带渡江之后,也立刻下令水军出击,袭击吴三桂的渡江船队。
  江浦在南京上游二十多里的地方,黄震奉命之后,带领水军逆江而上,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到达了江浦一带的江面,果然发现了清军正在横渡长江。黄震立刻下令船队排成一路纵队,直插清军的渡江船队,然后左右开火,轰击清军的渡江船只。
  清军一来是没有准备,二来用于渡江的船只都是临时租调的民船,根本就没有装配任何武器,因此在江里作战,那里是商家军的对手,在炮火的打击下,一艘一艘的被击得沉入江底。而其他船只见状,也都吓得连忙各自靠岸,不敢再轻易渡江,己经渡过江的船只,也不敢再转回来。
  结果这一战清军一共被击沉了五十一条船,阵亡士兵三千余人,但只送过去了五千余人。其他的人马仍然被阻隔在长江北岸。而吴三桂见状,也不敢在江浦继续渡江,只好率军继续向西前进,尽可能的离南京便远一些,再另选其他的地方渡江。而商毅也下令,在沿江密切关注清军的动向,争取再找到袭击清军渡江的机会。
  第三卷 离乱篇 第二六九章 新的监国
  顺治三年,正月二十六日。商毅收到了杭州发来的消息,明朝已经又有人被推立为监国,而且这回居然一下子推出了两位监国,一是潞王朱常芳,在徽州被推立为监国,另一位是鲁王朱以海,是在处州出任监国。
  其实不仅仅是史可法和吴甡想到要推立新君,以号令南方抗击清军,有不少眀朝的官员为想到了这一点,在南京城破之后,还有一批官员既没有投降清军,也没有依附商家军,但依然趁着当天的混乱逃出南京,聚集到徽州,因为许多官员都知道,潞王朱常淓就被安置在徽州。
  而在十多天之后,南京城破,朱由崧身亡的消息也得到了确认,并且传遍了整个南方。而且又有许多的官员也都陆续聚集到了徽州,其中大部份都是东林一系的官员,包括黄宗羲、黄震周等一些比较知名的人士,还有朱大典、袁宏勋、张秉贞、何纶等地方派势人。因为朱常淓本来就是东林党推崇的皇帝人选,现在朱由崧己死,那么再拥立朱常淓,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于是众人商议决定,拥立朱常淓为监国,号令南方,另外还有原明总兵方国安和侄儿方元科,手下约有一万多兵马,也来到徽州,拥立朱常淓。
  结果等史可法一行到达徽州的时侯,己经晚了一步,就在前一天,朱常淓己经正式出任了监国,并任命张秉贞为兵部尚书、朱大典为吏部尚书、黄宗羲为礼部尚书、袁宏勋为户部尚书,方国安为左督都,总理军务。
  不过史可法等人到来,还是受到朱常淓的欢迎,因为现在史可法的名望不小,而且朱常淓也知道,在史可法的背后,还有商毅的支持,现在谁都知道,整个南方,只有商毅的商家军,才能够抵抗清军。由其是史可法还带来了一个令他们震惊的消息,原来南京竟然还没有完全失守,商毅依然还在南京城里与清军对持,坚守着南京,而且还在南京周边地区多次打败清军。
  这个消息确实让徽州的众官员都振奋不己,也包括朱常淓在内。因为朱常淓出任监国本来就十分免强,他当然知道在这个时侯出任监国,甚致是称帝,可不是天下掉下的馅饼,而是被架到火上烤,一但清军杀到,恐怕就会首先拿自己开刀。而现在看来,南京居然还守得住,只要南京不失,清军就无瑕南下,而自已也就能够保住现在的位置,另外商毅也明确表示,支持自已监国,当然也舒心了不少。
  而其他官员也都有差不多的想法,因此尽管黄宗羲、黄镇周等人曾在南京和史可法斗得不亦乐乎,但在这个时候,也都对史可法等人表示了欢迎的态度,众人相见之后,先是互相大哭一场,悲痛朱由崧架崩,史可法也知道,现在不是翻旧怅的时侯,众人团结一致,抵抗清军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双方都非常有默契的没有提在南京顺逆之争的那些事情。并且都表示一定会齐心协力,共同抵抗清军。
  但表面文章虽然是做得十足,一涉及到实际问题的时候,这些官员们就立刻旧病复发,当史可法向众人提议,请朱常淓立刻到杭州去坐镇,朱大典、袁宏勋、张秉贞、黄宗羲、黄镇周等人马上都顾左右而谈他,并不做正面的答复。
  因为生存的危机得到了缓解之后,各人立刻都开始打各人的小算盘,杭州可是商毅的地盘,而且史可法这一行人显然都己经和商毅结成一伙,一但朱常淓到了杭州,肯定成为商毅的傀儡,而史可法、吴甡等人,也一定会成为新朝廷的内阁重臣,那么那里还有自己的位置呢,但这个理由是没法说出口的,因此也都纷纷找借口推辞,只说事关重大,应当从长计议。史可法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而在私下里,有不少官员都向朱常淓进言,千万不要去杭州,因为商毅为人飞扬跋扈,桀骜不驯,而且又手握重兵,素有野心,决不可信任,一但去了杭州,就会被商毅架空成傀儡。
  朱常淓其实到是很想去杭州,一来杭州是个大地方,肯定出征州要舒服,二来直接在商家军的保护之下,也更安全一些,致于成为商毅的傀儡,朱常淓到并不太在意,因为现在朱常淓手里也没有什么实权,都是由张秉贞、黄宗羲、朱大典等人说了算。而且朱常淓也没有多少政治野心,如果一定是要当傀儡的话,那么宁可给一个实力强的地方势力当傀儡,起码也能过得舒心一些。但去不去杭州,并不是由朱常淓说了算,因此他也无可奈何。
  就在第二天,黄镇周上奏,称弘光架崩之后,国不可一日无君,因此建议朱常淓立刻在徽州称帝,也好名正言顺,使群臣百官有所瞻依。
  这个建议也得到众官员的一致赞同,当然大家彼此都是心照不宣,一但朱常淓在徽州称帝,正好可以借此为由,暂时不去杭州,而称帝的仪式虽然单简,但前前后后至少也要一个月的时间,也可以拖上一个月,至于一个月以后怎么办,到时候再想办法吧。
  史可法多少也了解一些众人的想法,心里当然也非常不痛快,这都是什么时候了,居然还有心争权夺利。但这话也不好直说,而且他到也不反对朱常淓称帝,因此也借机建议,请朱常淓到杭州称帝。
  就在这时,史可法收到从杭州发来的消息,鲁王朱以海,在张国维、方逢年、钱肃乐、张名振、张煌言等人的拥立下,在处州出任监国。
  原来南京被攻破的消息传开之后,在浙江处州府定居的明朝原兵部尚书张国维汇同一批聚集在浙江的官员们商议,认为急需迎立一位明朝宗室出任监国,然后号招南方抗击清军。而因为当时消息不通,朱常淓刚刚出任监国还没几天,内部的事情都还没有理顺,也没有来得通告各地,因此只能在浙江一带选择,被安置在温州平阳的鲁王朱以海,也就成为他们拥立的惟一人选,被接到了处州龙泉县。
  虽然朱以海被拥立为监国,但实际上现在他手下只有十几名大臣,数百士兵,完全是一个地道的草台班子。而拥有的地方也就是一个县城,处州本来是商家军的管辖地区,官员和百姓对鲁监国并不感冒,没有商毅的命令,谁鄀不敢去搭理他们,处州知府虽然接到了发来的公文,但也装不知道。
  因此在朱以海被拥立为监国之后,立刻派张煌言为使,赶到杭州,来见商毅,通告此事,当然是希望得到商毅的支持。毕竟他们也知道,现在整个南方,只有商家军靠得住。
  不过等张煌言赶到了杭州之后才知道,现在商毅并不在杭州,而是在南京坚守,继续和清军作战,接待他的是王夫之。而留守杭州的叶瑶瑱也以此为借口,对是否支持鲁王监国也不置可否,推说要请示商毅,才能做决定。张煌言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先留在杭州等着。
  而留在杭州的吴甡也吓了一大跳,如果让朱以海抢了先,那可就麻烦了,这不是又弄出来一个马士英第二吗?因此也赶快派人给史可法送信,让他快把朱常淓接到杭州来,免得夜长梦多。
  这个消息立刻在徽州引起了一阵喧哗,因为在徽州的这些官员看来,自己拥立的朱常淓当然是代表着正统,而朱以海算什么,凭什么也能被立为监国,从血缘上来说,朱常淓也比朱以海占优。因此有不少人都上言,应该派人立刻去温州,要求朱以海取消监国的称号,还有人主张发兵去打朱以海。
  这时史可法又再次建议,朱常淓应该立刻赶去杭州继位,因为只要朱常淓到了杭州,商毅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拒绝朱以海的要求,同时朱常淓还可以借助商毅的兵势,迫使朱以海取消监国。
  在这个时候,这当然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在这个时侯,血缘优势,己经起不了多大作用了,实力才能决定一切,谁能够得到商毅的全力支持,谁就能在这场争夺中占优,但这个正确的建议显然是不能被徽州的官员所接受,相反到成为阻止朱常淓去杭州的最好借口。
  张秉贞首先上奏,建议朱常淓就在徽州立刻称帝,这样一来,就可以抢在朱以海前面称帝,在大名份上可以压倒朱以海一头,并且请史可法为代表,去温州责问朱以海。目地是像朱以海表明,商毅是支持朱常淓的。这个建议当然也得到了其他官员们的一致同意。
  可惜他们的如意算盘打得虽好,但却引起了史可法的极大不满,当场就拒绝了代表朱常淓去责问朱以海的要求,同时也表示,自己第二天就返回杭州。
  徽州的官员对此也不敢强求,史可法走了也好,免得老是劝朱常淓去杭州。不过他们也担心商毅真的倒向朱以海一方,因此最后还是商议决定,派黄宗羲为代表,跟史可法去杭州,策封商毅也越国公,以此笼络商毅,同时又以黄道周为使,去温州责问朱以海。
  第三卷 离乱篇 第二七零章 妙手
  看完了杭州发来的报告之后,商毅也不禁有些哭笑不得,局势发展得果然如自己预计的一样,南方各地都在拥立明室的藩王,现在只是两个,但恐怕马上就会有第三个、第四个出现了,只是大明都已经混到这个份上了,大臣们居然还不忘争权夺利。也不知道是可笑还是可悲。
  不过这样的局面也好,因为商毅根本就不打算在杭州拥立某一个明室的渖王,如果潞王、鲁王真的有人愿意来杭州,还是个大麻烦,这可不是香饽饽,而是个烫手的山芋。当然就算他们中侚有人真的要来杭州,商毅也有办法推脱。
  因此商毅也立刻给叶瑶瑱回信,以自己还在南京,不更回复为借囗,对两派的人员都不作明确的答复,一切都等自己回到杭州之后再说。反正南京也差不多守不住了,估计也就是十天左右,自己就要放弃南京,回到杭州。但对两派的使者都要一视同仁,如果他们愿意等着自己,那就好好招待,都不要得罪。
  刚刚把信送走之后,段鹏就急匆匆的走进了商毅的办公室,急声道:“大人,镇江失守了。”
  商毅也不禁吃了一惊,镇江是郑鸿逵驻守他是知道的,虽然说清军有可能会绕过南京去攻取镇江,但因为镇江在南京的下游,只要清军的兵马调动,一定躲不过商家军的探子,一但发现清军有向镇江移动的迹像,商毅就会立刻出兵,从清军的背后发动进攻,商毅对镇江也比较放心。因此商毅也道:“镇江怎么突然就失守了呢?我们发现了清军的动静吗?”
  段鹏道:“不是围攻南京的清军进攻的镇江,而是吴三桂的人马,他们从仪真渡江,攻取了镇江。”
  原来吴三桂在江浦渡江失利之后,知道商家军在水面上的优势,于是想出了一计,他故意率领大队人马向西行进,似乎是想在南京上游远一点的地方在找渡江的地点,但却在仪真留下一支人马,由部下的大将马宝率领,趁着商家军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南京的上游,悄悄的在仪真渡江。
  吴三桂的算盘是:如果商家军发现了这支在仪真渡江的人马,必然会派水师来攻,这样自己就可以在南京上游找机会渡江,如果商家军没有发现这支人马,那么马宝渡江之后,就直取镇江。就不信商毅的后路遭到袭击之后,还能够在南京稳守。
  原来守卫镇江的是郑芝龙手下的大将郑鸿逵,但南京城破之后,郑鸿逵放弃了镇江,逃回到了广东,因此现在的镇江根本就是一座空城,因此马宝兵不血刃就攻占了镇江。
  得知了镇江失守的过程之后,商毅也不禁责怪自己,确实是太有些大意了,同时也对吴三桂颇为佩服,确实是这个时代少有的名将,这招声东击西果然玩得不错。虽然镇江失守,对南京并不造成太大的危胁,但如果清军真的绕过南京,向苏州、浙江地区发动进攻,那可就遭了,幸好是在十天以前,李岩在吴锡、江阴两地派出了一个师驻守,因此至少可以保住苏州不失,但现在确实是该放弃南京的时候了。
  不过这时运送最后一批百姓的船队己经从南京出发,至少要等到三天以后,船队才能再回到南京来。第五分舰队担任护航任务,现在留在南京的,只有第四分舰队,不可能一次把南京的三万六千多兵力全部远走,因此商家军还要在南京守三天。当然现在清军仍然龟缩在皇城里不敢出来,守过这三天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商毅首先向成进下令,让他立刻放弃除了广德府以外的溧水、溧阳、高淳等南京外围的地区,退守到湖州府西北的苦岭关、四安镇、长兴一线,同时向吴锡派驻一个旅的兵力,准备依托太湖,保护苏南和浙北地区。
  随后商毅又下令招集杨武丞、段鹏、李定国三人开会,在会议上,商毅也告诉他们,只等船队再回到南京,就立刻撤离,返回浙江。但现在还不能把这个决定告诉士兵,而且毎天仍然要像前几天一样,向皇城进行炮击进攻,不让清军有一点察觉,然后神不知鬼不觉,撤离南京。
  杨武巫和段鹏领令离开,商毅又单独留下了李定国,道:“鸿远,我有一个很艰巨的任务,想要交给你来执行,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去做。”
  李定国怔了一怔,马上神情正肃,道:“请问督师大人,是什么任务,只要交给定国,我一定会尽全力去完戌。”
  商毅点了点头,在地图上指着道:“鸿远,现在清军都集中在南直、浙西一线,而在湖北一带的兵力十分空虚,因此我打算派一支人马,趁着这个空隙,逆江而上,在黄州一带登陆,然后在湖北地区,围绕大别山一带,建立一个根据地,在清军的背后活动,和浙江地区遥相呼应,牵制清军的兵力。但有一点我要说在前面,这个任务的危险性很大,由其是在初期,条件会相当的艰苦,因为你们在湖北地区人生地不熟,而且后勤供应也十分困难,甚致有可能会躲进深山老林里去,因此你可要想清楚。”
  李定国“啪”的一声,立正站好,道:“请督师大人放心,只要督师大人信得过我,我一定会把这次任务完成好。”
  商毅也十分满意,道:“鸿远,你果然没有令我失望。”
  商毅之所以把在敌后建立根据地的任务交给李定国去执行,是因为在江淮战役中,李定国指挥的外线战斗表现得十分出色,也积累了相当得游动作战经验,另外李定国对湖北一带的地理情况也比较熟悉,在他还跟着张献忠的农民军的时候,就多次在湖北境内的地区作战,这些都是这一次在湖北建立根据地的重要经验,因此在商家军中,只有李定国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见李定国接受了这个任务,商毅自然高兴,这时他对这次湖北的敌后作战计划己经做了充份的考虑,因此也和李定国详细讨论细节问题。
  商毅提出了几点要求:
  一是这次作战计划将由李定国为主全权负责指挥,有充份的自主权,浙江地区只负责建议和指导,但最终的决定权仍然在李定国手里。同时李定国还有招募士兵、任命师级以下军官、在占领地区任免官员、征收税物,处理战利品等等权力。总的来说,也就是以后在湖北地区的商家军地盘内,军政财大权全部都集中在李定国为首的师部手里。
  二是这次在湖北敌后作战计划,由李定国的八师执行,但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由李定国带领十四团,不回浙江,先期到达湖北地区,打开局面,因为在南京被攻克之后,清军至少还要在南京稳固一段时间,而下一步很可能会先对浙江发动进攻,因此最初的二到三个月的时间,也就是在湖北的最好时间,一定要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基础,然后再将二十团和二十二团派到湖北地区,以增强战斗力,稳固住前一阶段的成果。同时也会派一批文职人员,协助李定国的工作,当然一但发现情况不对,也可以立刻把他们接回来。
  三是在最初的半年左右时间里,主要是以分散兵力,进行游击作战为主,以歼灭清军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地,尽量从清军那里获取粮食、物资等补给,浙江地区主要提供武器弹药和经费。而活动区域主要是在乡村或是山里,绝对严禁攻打大中型城市,对县城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攻打,但在歼灭敌军及取得补养之后,就立刻撤退,尽可能少在县城中停留,以免被清军围困。而使用的武器以步枪和手榴弹为主,只配备少量小型野战炮和肩扛式霹雳火箭筒。
  四是一定要注意军纪,处理好当地百姓的关系,取得百姓们的支持,并且加强宣传工作,让百姓们充份到认识商家军是不同于明朝的其他军,以及抵挡清军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要充份调动百姓的积极性,给予商家军必要的帮助。这同时也是商家军在湖北地区站稳脚跟的一个重要条件。
  李定国对这几点要求都没有意见,他是非常认真的阅读过商毅写的游击战术概要,同时在山东战场上,也有实例,而且自己也有切身的经验,因此对这一次作战也有充份的信心。尽管李定国也知道,这次作战确实十分危险,但自从他从十余岁起,追随张献忠之后,就一直与危险为伍,有好几次都被明军围困,几乎就是生死一丝,但每一次居然都奇迹般的逃出了生路。
  而这一回只不过是又回去从前那种四处流窜,随处作战的生活,对于这种生活,李定国可是早就习惯了。而且现在自己带领的队伍,和当初张献忠相比,实在是有天壤之别。
  同时危险大也就意味着收益也大,江淮战役时,李定国不过是个团长,但在取得了外线作战的一纟列胜利之后,李定国也一跃成为师长,也是商家军的九个步兵师里,唯一个不是出自山东系的师长,同时也是商家军举足轻重的大将了。因此这一次如果取得了成功,那么自己就有可能晋升为军长。建功立业。
  第三卷 离乱篇 第二七一章 撤离南京
  “禀报王爷,北京派来的使臣己经到了江北,明天就会到达南京。请王爷做好迎接天使的准备。”
  “知道了,知道了。”阿济格挥了挥手,把报信的人打发下去,然后背靠在椅子上,头枕着椅背,两眼看天,一动也不动。现在阿济格连生气的力量也没有了。
  今天是正月三十,离阿济格攻入南京,己经整整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而阿济格最担心的事情,北京派来的使者终于还是来到了南京。
  原以为自己可以在此之前完全占领南京,把初一发回北京的捷报给遮盖过去,那知就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清军竟然毫无进展,初一攻入南京时是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一点进展都没有,相反还被商家军打得损兵拆将,只能躲在皇城里,根本就不敢再出战了。
  阿济格也不禁十分后悔,如果早知是这样,当时就应该派人把那份捷报给追回来,虽然是初一发出的,但在初二初三的时候,派人快马去追,还是有可能得回来的,而现在眼看着是遮盖不过去了。
  同时阿济格也非常恼火,自己不是己经调了吴三桂和尚可喜来助战吗?都过去十多天了,怎么还没有来呢?如果说吴三桂是在渡江的时候遭到商家军的水师攻击,被阻隔在江北,还情有可原,那么尚可喜呢?他可是就在江南,而且早在五六天以前,人马就扎在池州,按说三天前就应该赶到南京了,怎么现在还没有来呢?真是该死,尚可喜这家伙居然敢不听从自己的命令,难到说他己经知道自己就要失势了,所以才……
  就在阿济格胡思乱想的时候,忽然一个亲兵匆匆跑进了大堂,满脸喜色道:“王爷,好消息,好消息,平西王己经渡过了长江,攻破了南京的三山门,占领了钟鼓楼,请您赶快从皇城出兵进攻。”
  阿济格这时满脑子都是昏昏沉沉,也没太听清楚,只听到是吴三桂到了南京,因此道:“他现在来南京有什么用,攻破了三山门又有什么用,占领了钟鼓楼…占领了钟鼓楼?”
  阿济格猛得打了个激灵,也睁开了眼晴:攻破了三山门?三山门不是一直都在商家军的守卫中吗?还占领了钟鼓楼?钟鼓楼不是商家军在南京城里指挥部吗?自己可是不止一次的皇城里眺望过钟鼓楼,现在怎么被刚刚到达南京的吴三桂占领了呢?
  想到这里,阿济格赶忙从椅子上站了,一把揪住了亲兵的衣领,道:“这是怎么回事,快说,吴三桂怎么占领了钟鼓楼呢?”
  那亲兵也吓了一跳,不知道自己怎么又惹怒了阿济格,赶忙又道:“是平西王派人来通报的,他己经攻破了三山门,占领了钟鼓楼,现在正向南京北方追赶商家军,因此请王爷也赶快从皇城出兵。”
  这一回阿济格总算是听明白了,“咚”的又给了亲兵一脚,骂道:“你这该死是奴材,怎么也不说清楚呢?”
  亲兵心里想着,自己还说得不够清楚吗,但这时阿济格己经一叠声的大叫道:“快,传令下去,集合人马,拿爷的盔甲来呀……”
  原来吴三桂得知,从仪真渡江的马宝部己经攻取了镇江之后,就意识到商家军己经不可能继续在南京坚守了,应该趁机向南京的商家军发动进攻,因此也立刻在南京上游找地点,连夜渡河。由于他带领的主力人马,一共有八万余人,而一时找不到足够的船只,一夜之间只渡过了七千余人。
  但这时吴三桂己经等不及了,留下大队人马继续渡河,而自己带领着七千人马立刻赶奔南京。等他的人马到达南京之后,探子来报,发现三山门上没有商家军驻守。于是吴三桂也来不及通知阿济格,带领着人马直扑三山门,果然一帆风顺的攻开了三山门,然后又立刻向钟鼓楼的方向杀去,而且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只是偶尔有商家军设置的暴炸机关,炸死炸伤了几十名士兵,因此吴三桂也更加坚信,商家军己经撤离了南京。
  其实吴三桂杀到南京的时候,正好是商家军准备撤出南京的时候,双方几乎就是前后脚,商家军放弃一处,吴三桂就占领一处,刚好打了一个时间差,因此吴三桂一直杀到钟鼓楼,这遇上了商家军的断后部队,但这时商家军的大队人马都己经撤到了金川门,正在登船。而吴三桂一面下令,向商家军发动进攻,一面派人去向阿济格报告,让他尽快发兵来支援。
  商家军付责断后的是段鹏的特种兵旅里的一个团,见有清军追击上来,立刻借助房屋街道的掩护,猛烈的给了吴三桂部的人马一个迎头痛去。
  因为吴三桂这次赶到南京,来得比较匆忙,部队也没带火器,而又是初来乍到,又第一次打这种城市战,也不熟悉地形,也显得十分不适应,因此被商家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人马伤亡十分惨重。吴三桂在进攻扬州时是见识过商家军的火力的,见商家军有所准备,而且在这种狭窄的街道中也能发挥很大的威力,也赶忙下令,命队伍都退回来,暂停进攻。
  段鹏见清军退了,也不再恋战,立刻趁着这个机会,甩开了追击的清军,带领着断后的部队向金川门撤退。而吴三桂虽然有些惊骇于商家军的城市战能力,又舍不得放弃这个追击的好机会,因此还是带领着人马,远远的跟着,希望等着商家军在撤退的过程中出错,然后再抓住机会,向商家军发动进攻。因为吴三桂知道,在战争中最困难的事情就是撤退,由其是在有追兵缀着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慌张、混乱的现象。
  但商家军的撤退非常组织,部队分成两批,轮流的掩护撤退,而且整个过程秩序井然,丝毫也不乱,结果一直撤到了金川门,开始蹬船,而在断后的部队上船的时候,其他战船上的火炮也担付起了最后的掩护任务,一直到全部士兵都登上了战船,然后扬帆而去,也根本就没有给清军留下任何的机会。
  而吴三桂也只能在金川门的门楼上,眼睁睁的看着商家军的船队渐渐的远去,心里也不得不承认,商家军确实是一个可怕的对手。
  直到这个时候,阿济格才带领着人马赶到了金川门,而看着己经快要消失的船队,阿济格也是如释重负一般,商家军总算是走了,这一次才算是完全占领了南京,而且正好是在北京使者到达南京的前一天,因此阿济格也不禁擦了一把冷汗,这可真的是太险了。
  不过现在阿济格虽然是心有余悸,但毕竟还是渡过这个难关,因此也赶忙命令军队,全面占领南京各门,清点损失,整理皇宫,处理等等善后的事宜,准备迎接北京的使臣,同时也在开动着脑筋,想着怎么编一套词,把这一次战斗的经过胡弄过去。当然还要和吴三桂统一口径,看来今天晚上是有得忙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