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不良臣(科举)> 不良臣(科举) 第112节

不良臣(科举) 第112节

  “既是如此,那谢大人还不退下。”
  谢良臣从容转身,再次回到殿中站好,再无其他举动,只等融安帝的反应。
  少帝被他刚才的气势所慑,此时反应过来,心中又惧又恨,偏偏却奈何他不得,只得握紧了拳头,指甲在掌心几乎掐得快要出血。
  见上头人没有动静,谢良臣催促般开口:“陛下?”
  融安帝狠狠磨了磨后槽牙,这才勉强忍住没有发火:“此事事关重大,朕以为不可仓促行之,不如等内阁审议之后再做决定。”
  这就是要行缓兵之计了。
  谢良臣闻言直接转身看向另外几位大人,启唇道:“不知各位大人对此有何异议?”
  他目光依次在几人身上扫过,凡接触到他目光之人,皆忍不住避了开去,最后竟是无一人开口。
  “陛下也瞧见了,如今朝中大臣皆无异议。”谢良臣轻笑道。
  融安帝看着下头这帮胆小鬼,心中的愤懑几乎要冲胸而出,他死死的瞪着谢良臣,却发现对方也正冷冷看着他,目光似寒冰一般。
  或许他以为自己隐藏得很好,可惜谢良臣在宫中的耳目同样众多,融安帝对他是什么态度他早已了然于心,两人到了今日,早已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了。
  只不过一是谢良臣如今势大,且手中还握有兵马,融安帝一时动他不得,而谢良臣则是因为此刻还不到废帝的时机,所以也未完全与他撕破脸。
  “谢大人既特地拟了折子上来,朕要是不批倒显得不识抬举了。”融安帝冷哼一声,说着便用了印,准了他折子上所请,只是语气却阴阳怪气。
  目睹了全程的小太监,哆哆嗦嗦的把折子给谢良臣拿下来,看着像是吓坏了。
  谢良臣接过折子,却没打算罢休。
  他闻言立刻就皱了眉,出声道:“陛下贵为天子,怎可言语如此粗鄙?想来是宫中的师傅们没有用心,臣即刻便让人将这些师父全都换了,再给陛下寻些好的来。”
  融安帝被他如此羞辱,此刻手都在微微的颤抖。
  可是没办法,他没有亲政,手中更无一人可用,军中的将军们也不听他这个毫无威望的小皇帝的话,甚至稍有不慎,哪天这乱臣贼子按耐不住打算篡位,说不定就派人给他下了毒了。
  历朝历代被权臣们杀死的小皇帝不是没有,就说汉朝末年时候,那些皇帝之短命,简直叫人心惊胆战。
  想到谢良臣可能会杀了他,融安帝心中彻底害怕起来,刚才因为被侮辱而生出的气愤也全消了个干净,脸色一片青白。
  “皇儿年幼,幸得谢大人辅佐才不至于糊涂办事,本宫甚是欣慰。”眼见谢良臣步步紧逼,帘后的张太后终于想起来护儿子,出声缓和道。
  可惜谢良臣却不是说说而已。
  三日后,他即命人将宫里原本教融安帝功课的师父全都撤了,然后又派了自己的人进宫,同时功课的内容也做了改动,不再教授他帝王之术,而只教其诗词歌赋。
  下朝后,因着谢良臣刚才的举动,朝臣们个个心中都在打鼓,同时畏惧他的人也不少。
  刚才礼部的那个赵侍郎,原本已经不打算在去挑衅谢良臣,哪知刚才那个拱火的官员却意有所指的看着他,还与旁人窃窃私语,像是在嘲笑他胆小。
  于是这姓赵的侍郎到底没沉住气,在谢良臣已经翻身上了马准备离开时,快走几步,挡在了他前头。
  “谢狗剩!你原本不过一鄙薄乡人,安敢如此欺侮我主!”
  此话一出,御道上下朝的文武百官皆张大了嘴。
  他们一是震惊与赵侍郎的大胆,二是没想到原来平日看起来威风八面,甚至连皇帝都不看在眼里的谢良臣,竟然有个这么可笑的小名,狗剩?简直太掉价了好吧。
  谢良臣脸色立刻哐哐哐的掉了下去。
  这个赵侍郎他清楚,原来谢良材在礼部任郎中时还得到过他的关照,而且他人也没什么毛病,基本算是个好官。
  所以原本就算他真是忠君之心爆发,要来骂他两句,谢良臣也只打算当做耳旁风,哪知他却哪壶不开提哪壶!
  “呵呵,赵侍郎言重了,本官敬爱陛下还来不及,怎么会行欺辱之举。”冷笑两声后,谢良臣一夹马腹,随后便骑着马走了。
  能骑马进宫的人只他一个,众官员需得步行出宫门,此刻他一走,剩下的众臣们立刻就议论纷纷。
  骂了人却无事,赵侍郎心中忐忑之余又有点得意,觉得谢良臣这是抓不到自己的把柄所以只好忍气吞声,因此出宫门后一直心情不错。
  哪知回家路上,轿夫们才走到半路,突然就被人强行驱赶着进了一处偏僻小巷。
  赵侍郎惊吓之余探身出来查看,结果什么都还没看清,一个麻袋当头就罩了下来。
  出完气,谢良臣拍了拍手,丢下那些轿夫和赵侍郎带着人走了,而挨了打的赵侍郎却还趴在地上,头上仍罩着麻袋,哀哀呼痛。
  谢良臣许久不曾做如此意气之争,如今时隔多年,他竟然从中找到些乐趣。
  都怪他一人在家太无聊,整天又要加无数的班,人都整郁闷了。
  既然这人揭短骂他,那他打对方一顿也算扯平。
  赵侍郎挨了打,却不知道是谁打了他。他曾怀疑过谢良臣,可一想却又觉得对方不至于当天就行此小儿之事,加上他又不敢去京兆府报官,免得丢脸,于是郁闷之下,只好在脸伤好全之前称病不朝。
  六部改制的事最终还是推行了下去,与此同时,因为急需补充官员,所以新学开始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处处都有学堂兴起,竟渐渐开始把科举都压了下去,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如今的上邶城中,最热闹的事,还是朝廷又重新恢复了丞相一职,而谢良臣就是大融的第一任丞相。
  第82章 故地
  于居丧期间被封丞相, 此事议论者甚多,同时众人也算真正明白了,什么叫权倾朝野。
  无数的人想要来拜访他, 或是希望借着讨好谢良臣以求得一官半职,或是想展示才华入他门下为清客,总之希望能见他一面的人可说络绎不绝。
  对于前者,谢良臣皆以守丧不宜会客给拒绝了,而至于那些想要来自荐来给他当谋士的人,谢良臣虽是无暇接见考察, 却派了亲信去接待,若是真有才学的,便留下招为门客。
  朝中诸事逐渐走上正轨, 此时距离盛瑗回乡也已是三月有余,谢良臣处理完了手头的事务, 便打算派人接她们母女返京。
  哪知他娘却派人传回消息,说盛瑗怀的是双生子,肚子实在太大,不宜舟车劳顿, 要她暂时留在平顶村。
  乍听到这个消息谢良臣就是一愣, 他原本以为盛瑗肚子虽比寻常孕妇大些, 应该也只是腹中胎儿长得好罢了,哪里知道竟是怀的双胞胎!
  想到她如今已怀孕八个月, 又是怀的两个孩子,也不知道生产起来会不会更加艰难, 当初她生女儿时那凄惨的喊叫声还让他心惊肉跳。
  实在没办法, 谢良臣只好又从京城派了几个稳婆过去, 另外擅妇科的大夫也送了一个。
  京中事务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小皇帝自从自己派了人进宫教他识礼之后,现在倒是听话多了,上朝时也不似以前那般多有开口。
  谢良臣知他不过是在隐忍,但也没瞧在眼中,因为他会让对方忍完一辈子。
  朝中既无大事,他便打算往各处巡视,首先要去的就是琼州。
  因为谢良瑾与郭整定亲时两人都不小了,所以即便郭整还在前线打仗,但是两人却还是很快成了亲。
  如今琼州的事务已不是谢良瑾在管,而且原本只造商船的作坊,如今也再次扩大,在造商船之余也在造大舰船,也就是军舰。
  一路领着人出京,谢良臣发现大融的变化着实不少,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道路。
  以前大融的官道几乎全是土路,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除了一些小地方的路还坑坑洼洼之外,主要城池的主干道上已经多是钦州那样的粗制版水泥路,由此官道上的车马也多了不少,尤其是贩货的商人。
  天下初定,因为新的土改之法,几乎家家都有地可种,谢良臣在带人路过一个村庄的时候,见远处炊烟袅袅,随即抬手令队伍停下,自己则只带了两人,骑马往村子里去。
  刚到村口,他便见路边一栋民宅的墙上挂着一幅板报,以黑漆打底,上头用了粉笔画着些画,另配图了一些宣传语。
  上头的内容很简单,图画是画的一些垂髻童子,童子手上皆拿着书,而文字的内容则是劝学命其上进的,再加上里头传出的郎朗读书声,显然这是一所村学。
  谢良臣扫了一眼板报的内容后,随即就进了村。
  站在家门口危急的村民见有陌生人到此,立刻警惕的盯着他,谢良臣便先朝对方拱了拱手,笑道:“老丈,我等途经此地,有些口渴,不知能不能向您讨碗水喝?”
  听说只是讨水喝的过路人,老丈缓了脸色,热情招呼他们进去,又端了两碗水出来。
  “家中没有茶叶,只有清水,还请二位勿怪。”老丈将碗递来,笑得有点腼腆。
  “老丈客气了,有水就很好,我们又怎会挑剔。”说着谢良臣接过碗,同时顺手也递给旁边的谢安。
  喝了口水,谢良臣开始与老丈闲聊起来,先是问他如今生活怎么样,然后再问他是愿意让家中子孙读新学还是仍旧考科举。
  老丈原本见谢良臣衣着不凡,还有点紧张,聊了半天家常之后发现他说话跟自家子侄差不多,之前的腼腆也全收了,彻底打开话匣子。
  “唉,我们这样的人哪挑什么新学旧学?只要孩子前程好,又能少花钱,那就去哪个呗。”老丈一怕大腿,咧开缺了颗门牙的嘴。
  新学因为扩招,且学制短,又分了各种专业,再加上以后还有可能包分配,所以是很多底层百姓的首选。
  刚才村口的那个村学就非以前只教四书五经的那种私塾,而是在教会孩子们认字之后,便主要教数、理方面的知识,毕竟要参加新学的入学考试,这都是必不可少的。
  谢安在旁边听到了,也与有荣焉的看了自家大人一眼,咧开嘴跟着笑。
  他以前就是孤儿,甚至比孤儿更不堪,娘是青楼的妓子,生下他后就将他丢到了街上,被乞丐抚养长大。
  可是谢良臣却给了他二次重生的机会,不仅养着他们,还让人教他识字,后来谢安喜欢研究一些机械手工类的东西 ,谢良臣便又请了人按他们兴趣所在专门培养。
  如今谢安除了兼任工学院的副院长之外,还是工部的主事,主要就是督造舰船的。
  老丈的回答跟谢良臣预想的差不多,底层百姓最关系的事无外乎两方面,一是吃穿,二是晋身之路,只要这两样解决了,那基本就无大事。
  所以,趁着聊到了这里,谢良臣便又开口问道:“听说如今朝堂上谢丞相把持朝政,不敬天子,不知老丈可听说过?”
  听他议论当朝丞相,老丈立刻变了脸色,腾地一下站起身,赶人道:“快走快走,小老儿我一家子的命都是谢丞相救的,你要在胡言乱语诋毁丞相,便赶紧出村去,省得一会挨了打!”
  眼见对方态度突变恶劣,谢良臣只好起身,同时道歉道:“老丈别生气,我也是听人说的,不过随口一问罢了,并没有其他意思。”
  “哼,别人胡言乱语,难道你就不会分辨?我看你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还人云亦云,以后再听人说话,最好多留个心眼!”
  说着,老丈直接上来夺过他们的碗,然后转进进了屋,再不出来。
  “大人何不将身份表明?也省得这老丈如此无礼。”谢安见对方怠慢,不平道。
  谢良臣却没有因为被人怠慢而生气,只笑道:“既是要听真话,自然不能表明身份,这老丈能如此,至少说明我所做一切没有白费。”
  见他感慨,谢安不解道:“大人何必妄自菲薄?您的功绩利在千秋,大家自然都是感激您的。”
  谢良臣听他此言,只笑而不语。
  他因着前世的经历,自然的对皇权不感冒,但是这个朝代的人不一样,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皇帝乃天子,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所以谢良臣践踏皇权,少不得要惹人唾骂,甚至就连他分地之事也一样,有人满意就有人不满意。
  再加上他还命人趁乱几乎将郑氏皇族杀了个干净,恐怕认为他是绝世大奸臣的不在少数。
  这就叫罪在当代吧。
  不过那些人怎么看他不要紧,谢良臣无愧于心就好。
  “走吧,此去琼州路远,咱们也得抓紧时间赶路才是。”谢良臣翻身上了马,带着谢安领着人一路朝琼州而去。
  要去琼州只能坐船,谢良臣便打算从钦州的港口乘船往琼州岛。
  刚至广西境内,巡抚陈良便带着省内官员早早等在了城外,迎出了数十里路。
  谢良臣本没打算惊动省内官员,毕竟如此一来就得耽误不少时间。
  但是对方既然来了,他少不得也要应酬,于是在陈良领着人朝他行礼时,谢良臣脸上也同时带上了笑,快步过去,托起对方的手:“陈大人多礼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